凝心聚力实干,奋力争先崛起。刚刚闭幕的市“两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认真履职、担当作为,为奋力谱写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临汾篇章建言献策。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报告思路清晰、实事求是,目标明确、谋划长远,符合全市人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必将凝聚起全市人民奋力开新局、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展望未来的发展,大家表示将不忘初心、立足岗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为临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紧扣“双城”牵引 推动板块协同发展
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着眼全省发展大局,赋予临汾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我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着墨颇多的方面。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动“双城”建设,用好省委赋予临汾建设“双城”的金字招牌,高质量编制“双城”实施方案,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
市政协委员陈耀峰对其中“紧扣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的相关内容尤为关注。他认为,加强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是其必由之路,理应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研究储备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项目,不断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为此,他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以“高”为标,以“先”取胜,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凝聚全市力量,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市人大代表郭若桥表示,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聚焦永和县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建设,走绿色发展之路。同时,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建设,走融合发展之路,真正把解决群众所急作为衡量群众幸福感的“尺子”,把化解群众所忧作为衡量群众满意度的“量杯”。
侯马作为临汾南部的重要增长极之一,报告中特别提出,鼓励侯马、曲沃发展“5G+工业互联网”“智慧菜谷”,打造全市数智赋能工业、农业示范标杆。这让来自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朱永红倍感振奋,他表示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好、贯彻好此次“两会”精神,以侯马市“一区三园”为依托,聚焦产业转型,为临汾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全省第一方阵作出应有贡献。
同为来自企业的市人大代表,遆崇博则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感受到了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强大决心和力度,明确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作为我市八个大机焦项目之一,万鑫达焦化一定对标落实企业具体发展举措,坚定不移推进安全、绿色发展,全面推进产业升级,上大关小、退川入谷,为优化临汾经济环境贡献企业力量。
市人大代表韩春艳对报告中提出的“聚焦城乡统筹,着力建设高质量发展宜居样板”的内容尤为关注。她表示,一定把临汾城市更新工作的经验学习好、落实好,因地制宜,以侯马的新田路片区改造工程为载体,提取晋文化元素符号,依托建筑、景观小品,精心设计,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
聚焦环境保护 着力厚植生态底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安全绿色发展”“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让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和习惯,让临汾的天更蓝、水更清、土壤更安全。”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市政协委员张智凯表示,为减轻我市秋冬季空气污染压力,汽车行业要坚决落实环保政策,环保设施配备、车间环保油漆的使用、作业工艺的改进,以及废旧电池、废油、废品的闭环处理,要确保达到环保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新能源汽车的优势、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倡导大家关注、了解新能源汽车,使之成为政府公务用车及群众生活用车的购车首选。张智凯说,从目前形势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会逐渐提高,相关部门可以在市区包括公共停车区建设更多汽车充电设施,或者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充电设施的建设,以方便广大市民充电,以此为我市碧水蓝天工程贡献更多绿色。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蓝天行动,严控工业污染,减少面源排放,通过多点发力,确保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市政协委员刘龙说,我市焦化、钢铁等重工业企业较多,柴油工业车辆较多,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就要加快推进油改电行动,推进新能源车辆逐步替代柴油工业车辆;推进公转铁运输,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运输、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要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引导所有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升级“创A”,明确所有项目按照“双碳双控两高”要求落地实施、推进建设,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以此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报告中提出要聚焦环境保护,实施净土行动,持续提升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着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市政协委员冯斌说,如何进一步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是一个关乎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他认为,要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医疗废物处理体系流程,一是要保障废物利用处置的能力,根据位置设置合理的处理场所;二是要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减少安全隐患;三是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要有准入,环保部门要根据有关规定以及企业审报,严把严控,形成合理有序竞争。
培育市场主体 增强发展动能后劲
市场主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把营商环境优化好,持续释放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
“优化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希望政府进一步提升涉企部门服务企业能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市政协委员史鹏开表示,应设立营商环境监督评议委员,通过评议调查和落实改进两个方面措施,对涉企部门的管理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评价,确保企业在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中永续发展,为我市经济繁荣提供长久、坚实动力。
“报告中提出,民营经济是临汾发展的‘顶梁柱’。始终把民营企业家当‘亲人’,把民营企业的事情当‘家事’,完善常态化政企沟通联系机制,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更好条件。”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市人大代表段宇阳倍感温暖,他表示,要切实履行好“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在学习好、传达好此次会议精神的同时,以“双城”为牵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努力打造成为创新、绿色、数字的新型企业,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中提到的对于返乡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以及推进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就像春风一样吹到了我们的内心,激发了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市人大代表董秀丽激动地说,作为一名返乡创业人员,有宽松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大力支持,她更加有信心、有决心扎根基层,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充分体现社会价值,带领更多的百姓发家致富,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
“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红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直播带货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多层次激发消费潜力,十分振奋人心。”市政协委员孙建军认为,应进一步引进、挖掘电商及直播行业的高端人才,在有关职业院校新增相关专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加大对电商直播行业落地产品的开发及运用,加强现有从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同时,加大电商直播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举办电商直播行业交流论坛及各种赛事,打造晋南网红打卡地,加速推动直播行业发展。
“报告在聚焦民生、改善民生方面提到了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作为一名侨界代表,我会认真学习领会报告精神,在做好为侨胞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海外工商联的联系,让更多的归侨、侨眷发挥优势,并与留学归来的学子一起在临汾投资创办企业,为临汾的经济添彩助力。”市人大代表刁士琦表示,将立足自身本职工作,紧紧围绕临汾经济社会建设发展,传播好临汾声音、讲好临汾故事,让更多海外侨胞了解临汾,积极参与临汾建设,为临汾书写更多的春天故事,努力创造更多的临汾品牌。
赋能乡村振兴 推动农业特优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许多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五年,我市要坚定不移推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推动现代农业特优发展,重点建设粮食、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全产业链基地。通过构建具有临汾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结构优化、质效提高。
“报告提出关于加快现代农业特优高效发展方面的工作,让我感到大有可为。”市人大代表李刚说,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必须推动农业特色转型,加快现代农业特优高效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李刚表示,将立足实际,加快现代农业体系构建,建立数字化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农产品全程追溯管理模式,在打造品牌特色上下功夫,在提高产品质量上做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
“报告提出,推进‘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等。”市人大代表陈小叶认为,应继续在做强“临汾优选”“名特优”等农产品上下功夫,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打造地标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并不断加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市政协委员齐文辉认为,继续完善有机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和服务体系,是构建具有临汾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特色”之一。“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和再推进,土壤的修复改造是根本。”齐文辉认为,应加大扶持发展本地的规模化畜牧养殖和有机肥一体化产业龙头企业的力度,以延长有机农业产业链条,实现本地有机肥自足,通过“以肥养土”“以策培土”“以技净土”厚植绿色“有机临汾”,为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特优发展,构建具有临汾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基蓄势。
市人大代表张廷康表示,在加大规模化养殖产业的发展中,要合理利用农田种植产生的大量秸秆,通过秸秆回收利用并广泛用于饲料生产,既能解决农村秸秆乱堆放、焚烧等处理难题,又能解决养殖户的饲料需求;把规模化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进行再生利用,加工制成有机颗粒生物肥、沼气等,延长农业生产链。同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打造养殖业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最关心的是乡村振兴板块,其中提到坚定不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富有地域特质、充满发展活力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这是我们的心声。”市人大代表曹胜军表示,我来自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及时将此次报告的精神传达给基层群众,并带领广大群众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用实际行动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报告中有关发展‘智慧菜谷’,打造全市农业示范标杆的内容让我倍受鼓舞。”市人大代表王建红说,在农村的产业发展中,要出台相关政策,整合村集体的资源、资产、资金等,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以此赋能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政府工作报告11次提到了安泽,涉及工业、农业,以及乡村治理、乡村旅游等多个方面,让我倍感振奋。”市人大代表武俊梅说,报告中有关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突出宜居宜业宜游,加快聚合产业、文化、旅游等功能,以及大力推进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等论述,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武俊梅表示,将深刻领会此次两会精神,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力争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工作。
聚焦民生改善 共享发展奋斗成果
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教育振兴计划,推动全市大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优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此,市政协委员祁楠认为,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支持力度;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开展送教下乡,缩小城乡办学差距;要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按人口规模配建学校,让人人可享的优质均衡教育,更广泛覆盖全体市民。
市人大代表杨存良认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理应结合工作岗位实际,把报告精神真正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学校要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课后服务纳入综合考评中,不断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市政协委员白晓娟认为,报告明确了“深化教育改革,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通过校本教材、乡土教材等,加强劳动教育,并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科学安排,在课时、强度、技能、协作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加强劳动基地建设、劳动技能培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促进劳动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接轨,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同时,将劳动教育列入教师考核评价内容,注重劳动教育的开展形式、课程内容、实施情况、实际效果等,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关注劳动教育,自觉实施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报告提出,深入开展强医提质行动,创建名科、名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老百姓看病最方便、最温暖、最便宜。”市人大代表冯晓瑜认为,这些内容务实、惠民、接地气,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单位的代表,她表示将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技术水平,认真履职,努力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市政协委员史志明则建议,加强技能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史志明说,心血管病是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大杀手,应成立相关部门组成全民急救知识与技能普及领导小组,制定培训计划、考核标准,组建全市统一调配的培训队伍,开展分层级培训,大力宣传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对急救技能的认识和掌握。
市人大代表李斌说,报告用“跳起来摘更多的桃子”激励全市人民干事创业,作为全市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将紧紧围绕“创建省医疗中心”这一阶段目标,在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培养、科研教学以及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上下大力气,狠抓落实,同时利用城市医疗集团和医联体建设,带动全市基层医疗水平共同发展,不断提高全市医疗诊疗水平同质化的提高,降低医保转诊率,真正让“让老百姓看病最方便、最温暖、最便宜”落到实处。
市政协委员梁红玉从事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面的工作,因此尤为关注残疾儿童康复方面的问题。“7至9周岁是残疾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进行科学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弥补先天缺陷,充分挖掘机体潜能。”梁红玉建议,增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补贴,坚持“救小、救早”和“广受益、全覆盖”的原则,扩大救助年龄范围。并建议将救助年龄段延伸到0至9岁,增加7至9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补贴,确保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