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似梅花不畏寒”。
感染病一科病区,患者给主任杜秀芳塞了500元红包,杜秀芳直接为患者缴了住院费;综合病区,患者给医生程飞送了200元红包,程飞第一时间到医院监察室备案并将“红包”如数返还……
援外核酸检测队队员宋帅说:“清正,就是满腔热忱、忠诚敬业;廉洁,就是不求名利、勤劳奉献、无怨无悔!”在五个月的外出支援中,援外核酸检测队队员用实际行动赋予了清廉更美的阐释。
2022年,一股“清廉”之风席卷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该院以“党建引廉、文化润廉、监督护廉、服务助廉”为抓手,着力打造“党风清正、院风清朗、医风清新、行风清明”的清廉医院。
这些都是该院打造清廉医院获得的喜人成效。
入脑入心 筑牢思想防线
医院大门LED屏滚动播放清廉宣传标语;医院一角设有“廉洁文化墙”;医院门诊大厅张贴着“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科室里不同主题的“创建清廉医院”黑板报;党员活动室墙上悬挂着“廉洁行医规范”……走进市第三人民医院,无处不在的“廉”元素,彰显着该院“清廉医院”建设的决心。
“打造清廉医院建设,要依靠党建引领来固本强基。深化清廉医院建设,要让‘清廉’二字深入骨髓。”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伟表示,没有清廉建设的坚强保障,就没有“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定行动。自开展“清廉医院建设”以来,该院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融入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加快清廉医院建设步伐。
2月25日,召开“清廉临汾进医院”活动动员部署会;4月24日,成立了清廉医院建设工作专班;4月27日,召开了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大会……一次次学习动员,让清廉入眼、入耳、入脑,更入心。
6月17日,市三院全体干部职工上了一堂主题鲜明的廉政党课,一次根据调研情况“量身打造”的廉政约谈方案,以“谈”促改、以“谈”督责、以“谈”促廉,拧“紧”了纪律发条。
“这场‘廉洁洗礼’让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严守底线,不越红线,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培养。”党办主任祁亚静说道。
“石兰峰同志的事迹深深鼓舞了我,清廉医院建设也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树立这样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克服困难、为了目标不怕牺牲的精神。”6月24日,市三院开展“追寻领袖足迹、担牢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医务科副主任王瑞顼与20余位同事,前往位于霍州市李曹村的石兰峰纪念馆,聆听“红色医生”石兰峰的感人事迹,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锻炼。
近日,医院在全院对感染病一科主任杜秀芳退红包事件通报表扬。杜秀芳表示:“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洁身自好才是做好医生的第一关。”
“希望大家携手共进,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清廉医院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刁士琦在该院第二党支部举办的“庆七一”主题联谊活动现场提出,要赓续“以患者为中心”优秀传统医院文化,着力构建医院清廉文化培育体系。
多措并举 清廉“不留盲区”
“学法懂法用法,更好地依法执业,使每一位医务人员医心向廉,清风兴院。”刁士琦表示,医院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每月每科各开展一次培训工作,内容涉及疫情防控、专业技能、防范医疗纠纷、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累计培训1000余人次。
“保障清廉医院建设,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就要用好、用活、用严监督执纪,用监督护廉。”张伟表示,监督强则医风清。医院聚焦突出问题,坚持严字当头,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有的放矢对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才能形成压力精准传导、责任逐级落实的良好态势。
医院全方位梳理各部门廉政风险,制定涵盖党风廉政、医德医风、文明行医、九项准则、意识形态等方面制度规范。
由业务工作专班牵头的多科室组成整治工作小组,分别对全院12个临床科室进行了相关检查,列问题清单,定整改期限,现场签名落实责任人,要求问题坚决整改到位。
在“大处方、泛耗材”专项治理方面,医院每月开展处方点评和病历交叉质控,对不合理检查进行通报,并和绩效挂钩,进一步规范了医疗行为。
针对工程招投标、药品耗材、设备采购、统方管理等关键环节,医院通过公示栏和电子屏公开医疗收费、药品价格,提醒各级干部时刻做到看“权”以自重、掌“权”以自省、用“权”以自律,坚决不越“红线”,切实达到内心有触动、有震慑的效果。
在打击“红包、回扣”专项治理方面,医院组织全体中层干部、重点岗位人员、全体医生召开集体廉政谈话会,强化廉洁意识,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监察室、医务科不定期对医院科室、个人进行医德医风巡察,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展“清廉医院”建设工作以来,各科室职工收到红包主动退还事件5次,处理各途径投诉举报事件3起,全部妥善处理并及时答复,处理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与患共情 全面提升服务
老人在左,慢慢地走;护士在右,小心翼翼地搀扶……市第三人民医院传染病区护士长张晓妹,搀扶着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留下一道“最美背影”。
医院温馨洁净的环境、医护人员亲切的笑容、导医全程的贴心陪护,让每位就诊患者都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在深化清廉医院建设中,该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用服务助廉。
近日,段奶奶66岁生日到了,老年科主任刘建荣、护士长吴东华为老人准备了蛋糕和鲜花,上午11时,病房响起了生日歌,段奶奶在鲜花和医护人员的簇拥下,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在老年科,亲情无处不在,这不仅是每一位老人的生日,每一个传统节日满满的仪式感,更多的是在平时的点点滴滴。
“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给病人家一样的感觉。”在康复科,主任闫双勇每一次培训,都要让医护人员学习与患者共情。他常说:“为最亲的人治病,就有最好的办法。”75岁的李奶奶,双侧膝关节变形,几乎无法站立,却因硬骨质疏松不能置换关节。康复科医护人员通过推拿、按摩、针灸理疗、SDS太空舱、关节穴位注射等手法治疗,让李奶奶的症状得到很大的缓解。如今,李奶奶已经能自己在家做饭,她也特意将一面“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的锦旗送到闫双勇手上。
不仅要把上门的患者服务好,还要把好的服务送出去。该院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千名医生进万家”实践活动,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采取“患者点单、护士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管理方式,推行优质护理服务……
“医德医风建设采用积分考核制管理,是对职工日常工作中职业道德行为的客观评价。在医院实行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后,大家的积极性更高了。”监察室负责人张凯表示,建立对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体现在具体分值上,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医院各科室已经收到患者自发送来的锦旗61面。
通过“清廉医院”建设工作,市三院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医德医风大改善、服务效能大提升、医疗质量大加强,医院综合实力稳步提升,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好评与点赞。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