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我们小区现在管理得可好了。”“党群驿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我们经常在小区里享受各项免费服务。”……8月26日,在尧都区南街办事处尧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星光老年活动室里,60多岁的荆陈华和同伴们边下棋边聊天,在谈到该社区近年来的变化时,他们笑逐颜开,有说不完的话。
这是尧乡社区今年开展系列为民服务活动后居民们的切身感受,也是他们助力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生动实践。该社区处于市区老城区,是重要的商业住宅区,有2600余户6100余人,21个居民小区。自我市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工作以来,该社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实现服务居民“零距离”,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延伸自治线 集结基层治理“主力军”
“有两个顶楼住户的房顶要维修。”“小区的地面、墙体也该硬化了。”“燃气也要列入改造计划。”……8月22日,在警苑小区党员活动室,该小区的主题党日活动正在进行,社区党员、小区物业人员、志愿者、业主代表等积极发言,对近期小区改造提出了实际性需求,小区网格员郭壮如实记录,并在活动结束后逐一落实。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在尧乡社区,居民们都将这则《居民公约》牢记于心、付诸于行,小区环境整洁了、面貌新了,居民脸上挂满了笑容。
近年来,该社区不断完善自治机制,制定了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自治。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以“一张网格管治理”为切入点,将辖区6100余人划分为10个四级网格,网格员由6名社区退伍军人和4名社区党员担任;下辖五级微网格62个,由小区党员、社区志愿者、小区物业人员担任微网格员。通过62个微信群,强化宣传、联通民心,关注舆情、回应关切,和谐邻里,充当疫情岗哨、织密安全防线,拓宽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广度,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百米”,提高了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联结资源线 搭建便民服务“新平台”
“老李头,出发喽!”8月25日,吃过早饭,公安新村居民张秋花便约上棋友前往片区内的党群驿站,开启了一天的快乐时光。
在该党群驿站里,每天都有许多居民,他们或下棋、或练字、或理疗……居民杨水翠边理疗边高兴地说:“以前,没有活动场地,大家伙儿只能在院里坐坐;自从有了党群驿站,姐妹们聚在一起学习娱乐,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增进了彼此的感情,真是太开心了!”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群服务体系,推进支部建设融入党群服务,社区广泛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在具备条件的小区推进党群服务驿站建设。在社区的协调下,我们公安新村依托物业,打造了党群驿站,搭建了便民服务‘新平台’。”公安新村片区党支部书记任世民如是说。
该社区副主任乔倚说:“今年年初,我们还整合了临通佳苑片区的闲置场所,成功打造了该片区的党群驿站,不仅给党员提供了一个集中培训学习、加强党性教育的平台,还给居民提供了一个娱乐活动的场所。”
强化服务线 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8月23日一大早,该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就热闹起来,医护人员正在为辖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义诊,大家有序逐项做着体检。这是该社区在卫生服务站开展的“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的现场。
活动中,社区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等积极参加,以贴心、暖心的服务,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当天,医护人员不仅为老年人认真体检,还不断解答着他们在日常保健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并给出了科学的指导和建议。
该社区还整合了辖区内的各类资源,挑选出了与亲子阅读、法律咨询、健康管理等相关的十多家服务机构,先后开展了“星光绘本亲子阅读”“防疫健康讲座”等活动,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着力构建起“一刻钟党群服务圈”。
“这些活动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餐饮、理发等服务,太贴心了。”71岁的居民王爱玲激动地说。
尧乡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张彩丽说:“我们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按照‘社区靠群众、群众靠活动、活动靠文化、文化靠组织’的思路,着力开展红色党建教育活动、绿色全民健身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居民走出家庭、走进社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分享、人人受教育’的生动局面,营造社区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
记者 郭秀婷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