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钱家峪村:办好民生小事 交上民心大账

2022-07-18 08:16:38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夏日的午后,灼热的阳光照耀在山垣上一座座恬静怡然的农家院落,繁茂的大树上传出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声。古县旧县镇钱家峪村村民韩金贵坐在自家院落阴凉处,一遍遍打量着院子里刚刚铺好的地板砖地面,眼中满是欢愉。

  “村集体出钱出人出材料,自己啥都不用管,给我家院子里铺得整整齐齐。”韩金贵说。

  从以前破旧不堪的青砖、黄土乃至砂石地面,到如今整洁干净的水泥、地板砖地面,这些变化得益于钱家峪村集体实施的庭院硬化工程,村里62户居民没花一分钱,院落中就焕然一新。钱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胜军说:“我们提供了两种方案,一种是水泥硬化,一种是铺地板砖,看村民的个人意愿,选择哪种都可以,费用全部由村集体承担。”

  庭院硬化只是钱家峪村持续做好民生事业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钱家峪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为路径,全面加快村文化广场、服务平台和公共设施建设,先后新建排水管网1920米,改造老旧街巷2100米。同时,结合古县县委正在开展的“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修建绿化带2300平方米,新修美化路沿石700余米,硬化62户家庭庭院,改造完成了公共浴室、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娱乐室等设施,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持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钱家峪村日间照料中心,二层的走廊两侧,厨房、食堂、浴室、文化娱乐室装修一新。浴室里,全自动洗衣机安放在一角,花洒下方还贴心地设置了折叠凳。曹胜军介绍:“公共浴室侧重于老年人,覆盖全村人,谁都可以过来洗,目前属于试运营阶段。”

  65岁的村民范德明是第一批体验公共浴室的村民,他说:“公共浴室的水温合适,水量合适,还有崭新的柜子和洗漱台,感觉特别好。”67岁的村民张德荣说:“以前洗个澡可难了,自家要没有浴室就得去镇上的澡堂子,村里的公共浴室建好后,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这些老年人。”

  日间照料中心开灶的第一天,村里有7名老年人来到这里,吃着热乎乎的面条、精致的凉拌菜,纷纷赞不绝口。

  钱家峪村的柳树垣组有15户村民,由于路边的排水渠位于他们家门口,家家户户都是自己搭的石板、木板等物,出入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村“两委”研究后,将这一问题纳入到环境整治中,不光给这15户村民解决了这一问题,还完成了入户地面的硬化,在房前屋后栽植了月季、冬青等绿植。村民毕永强说:“排水渠再也不影响我们出入了,渠里长期积攒的垃圾也被清理了,经过绿化、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大变样儿。”

  去年的强秋汛导致钱家峪村钱家峪组的道路部分塌陷,当时临时抢修恢复了通行功能,但经过半年多的沉降和碾压,部分路段破损严重、坑洼难行,在县交通部门的支持下,这条1.8公里的道路顺利启动了拓宽改造和路面修复工程。村民杨凤刚说:“我们钱家峪组有117口人,道路因灾受损,村民出行都受到影响。如今,改造后的道路路面宽敞平坦、整洁干净,我们出行更加方便了。”

  村“第一书记”常永刚说:“村民提出来的问题只要涉及民生,我们从不推诿,向来都是及时研究、及时解决,全力以赴让村民的生活更美好。”

  除了公共服务、道路改造、环境美化等涉及全村的大事,在村民个人诉求的小事上更是毫不含糊。6月底,村里的两名残疾人郭金恒、王玉亲找到村里,提出残疾证过期需要去县城办理,村党支部指派党员宋清亮负责。第二天,宋清亮就开车带着二人赶往县政务大厅和县人民医院,顺利办完这件事。王玉亲说:“我们行动不方便,都是这名党员替我们跑来跑去,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我们非亲非故,人家这么帮助我们,心里特别感激。”

  道路改造、环境美化、服务提升……如今的钱家峪村,新栽植的松树郁郁葱葱,新建成的绿地绿植错落有致,新改造的道路平坦整洁,新建成的公共浴室、日间照料中心广受好评。在“向人民群众交好账”实践活动中,钱家峪真正交出了民生账、民心账。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