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奠定了发展的基石;秀美亮丽的生态,构筑起绿色的屏障;便捷舒适的公共设施,彰显着民生的温度……一处处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浓墨重彩地描绘着大宁县最新最美的变化,酣畅淋漓地记录着大宁县飞速前行的铿锵步伐。
大手笔完善基础设施
“出门快捷、上学方便、看病简单、冬天暖和……”这是曹师傅眼里的“好日子”。日前,在大宁县昕水镇古乡村外环路,记者见到了54岁的曹师傅,他正在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现场进行施工。他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大宁人,今年许多城建项目已经开工了,县城正一天比一天变得更好,以前期盼的事情也在一点点实现,现在干起活来倍有劲儿。”
尽管已经入秋,但天气依然炎热。8月10日上午,曹师傅正在“沉井”施工。他说:“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我们尽量不开挖路面,并且努力提高施工效率,希望能尽早完成建设任务。”
大宁县雨污分流项目已改造建成雨污合流管网12.9公里,涉及县城贺家滩巷、府东巷、府西巷、中市巷、观音巷等多条街巷,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路面恢复。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55%。
“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完善城市功能设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惠民工程、里子工程。”该项目负责人张永刚介绍,“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解决低洼地段雨季路面积水严重、雨水倒灌等问题,还能减少溢流混流污水对天然水体的影响,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有效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要“冬病夏治”。集中供热提标改造建设项目正在按部就班推进,该项目总投资5600万元,将更换供热管网19公里,提标改造5个热源厂、47个换热站,更换热源厂及换热站部分设备,重建宿舍楼2栋,新建围墙、室外硬化地面等附属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了工程量的40%,确保居民能“温暖”过冬。
大气魄提升公共服务
经过130多天的奋战,大宁县第一中学新建项目已初具雏形。“1号教学楼、2号教学楼和综合楼主体结构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砌体的样板间施工,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90%。”大宁县第一中学新建项目经理汪瑞瑞说,“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真抓实干、合力攻坚,按照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抢时间、抓节点、保安全、促质量,全力以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确保实现项目高品质交付。”汪瑞瑞信心满满。
这只是大宁县城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开展的一个缩影。大宁县还迁安置小区、昕水河城区段生态修复项目、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灾后重建项目……每一个项目建设现场都热火朝天。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是关系到困难家庭利益的一件大事。
大宁县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一项重点工作,近期开工的大宁县还迁安置小区项目就备受关注,该项目是事关棚户区群众生活的民生事,是大宁县城市更新行动的新起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配套齐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的标准化住宅小区,将有效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记者在大宁县还迁安置小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液压潜孔钻机、旋挖钻机、装载机等各种大型施工机械正在全力运转,工人师傅们头顶烈日,加紧施工,现场一派火热的施工景象。
大宁县还迁安置小区项目负责人闫帅说:“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我们组织了足够的机械与设备,场地土方取土工作已完成30%,8月底,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将全部完成。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后,整个场地将分为两个区域平行施工,将组织400余名工人进场施工,在确保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开足马力,全力冲刺,确保工程如期交付。”
不仅如此,大宁县将对安民小区、交警队家属楼及二中家属楼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建设内容包括小区内建筑外墙保温、屋顶保温防水、室外排水、室外道路、照明及其他工程等,让居民居住更踏实、更安心。
大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昕水河穿大宁县城而过,水随山转,依山赋形,宛如一条长长的彩带,萦绕着这座山城。
“等我们的二期工程设备调试完成,居民的日常生活污水,将被有效地处理掉。”大宁县新昕污水处理厂厂长李晓卿说,“项目建成后,将对污水进行除磷脱氮,满足城区范围内居民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昕水河变成‘清水河’指日可待,大宁的生态建设势必会上一个新台阶。”
昕水河大宁县城区段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工程)是大宁县城建项目的“重头戏”。该项目总投资约4200万元,治理长度2.003公里,工程任务是确保防洪安全、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使昕水河成为一条安全幸福、绿色生态、休闲活力的河流,目前,该工程正在进行招标程序。
大宁县建筑垃圾填埋场项目、大宁县生活垃圾填埋场灾后修复工程……一个个城建重点项目的开工、落地体现的是大宁县着力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决心和力度。
如今的大宁,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市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大宁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力度,描绘着城市建设的新蓝图。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