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上实现新跃升——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2-09 08:56: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进行全面阐述,为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市上下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上实现新跃升,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五年三次亲临山西考察调研,每次都考察文化单位,作出重要指示。临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帝尧文化、根祖文化、晋国文化、丁村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署衙文化等众多文化元素星罗棋布,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实现新跃升大有作为。我们要坚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积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具有临汾特色的国家级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

  要扎实做好陶寺遗址博物馆和晋国博物馆展陈质量提升。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为重要的几处都邑遗址之一,已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特别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历史进程的关键证据。曲沃晋国博物馆是依托“天马-曲村遗址”兴建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要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源和三晋文明之源的高度,对“两馆”主题进行定位,积极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坚持“馆园结合”一体建设,加快“两馆”展陈大纲完善优化,做好“博物馆+”大文章,切实增强博物馆文化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旅游贡献度。要大力实施文明守望工程,做优做强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推动“博物馆之城”规划、建设与实施,加快创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示范区。

  要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既为旅游发展注入灵魂,让旅游更富魅力,也为文化传播提供载体,让文化更富活力。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大文化旅游领域优势资源整合力度,实施文旅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以黄河板块文旅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扎实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临汾段建设,不断提升大槐树、壶口瀑布、云丘山、乾坤湾等龙头景区品质,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千亿级产业集群。要高水平办好大河文明旅游论坛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峰会等文化节事活动,持续叫响“所有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中国根·黄河魂”文化旅游品牌。

  要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大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市,深入挖掘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禀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繁荣发展工程,推出一批文化文艺精品。要坚持落实常态化创建机制,以“产”兴城、以“绿”靓城、以“建”强城、以“文”润城、以“德”塑城、以“稳”护城,加快推动文明城市创建。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筑牢城乡基层思想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新时代呼唤坚定的文化自信,新时代更铸就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人心、激发力量,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讲好临汾故事,传播好临汾声音,在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上实现新跃升,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