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自5月22日起,上海虹桥——运城北的G1952/3次列车恢复通行。连日来,平阳游子陆续踏上返乡之路,这趟自东南而来的列车,承载着满满的乡情,被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如何安全迎回我们的“亲人”?这其中既有“刚性”的规章制度,又有“柔性”的人文关怀。
5月25日下午,记者赴临汾西站,现场探访了当天上海返临旅客专列“点对点”接返转运工作。
作为该趟列车在临汾境内唯一的停靠点,临汾西站为乘坐这趟专列的入临返临人员设立了专属出站通道。17个县(市、区)在临汾西站设立转运工作专班,对返乡人员进行“点对点”接返转运。
下午4时,市气象局志愿服务队的6名队员来到车站,这已经是他们在该站开展志愿服务的第三天。为做好这趟特别列车“点对点”转运工作,参与该次列车转运工作的市卫健委执法队稽查科科长段建军,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6名志愿者到岗后,进行维持秩序、清点人数、信息登记等工作现场模拟。
晚7时,G1952/3次列车正点抵达,这趟车共有121位旅客在临汾西站下车。志愿者曹洪菁和同事们分工明确、严密配合,带领旅客从二楼出站口来到一楼等待区域。
“欢迎回家!”“临汾人民欢迎你!”……在专属出站通道,这些红色条幅上的字,表达着家乡对“归乡人”的欢迎。
在一楼,17个县(市、区)共划分为三个等待区域,入临人员先找到标有自己所要返回区域名字的凳子,在曹洪菁等人的指导下穿好防护服,拿出身份证等待登记,人与人之间严格控制排队间隔,登记完成后把身份证上交登记处,等待转运。每登记完一位,相应县(市、区)接转联系人就会签字接收返乡人员,并将其“点对点”转运至各地隔离点。
晚上7时40分,在尧都区映连红集中隔离点,记者看到,夜色之下,负压救护车陆续驶入,停靠在矗立着“隔离区域,请勿靠近”的隔离地带,在隔离人员专用通道,早已等在此处的集中隔离点工作人员任宝华边对来人进行身份核实,边暖心询问其是否吃过晚饭。在与负责转运的社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进行交接后,医疗组工作人员李天兵详细对隔离人员进行流调登记,刘宝卿为其进行“双采双检”,后勤保障组工作人员将其带至房间。任宝华告诉记者:“我们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采取针对性、定制化的服务。”
记者注意到,在隔离酒店清洁区有许多解除隔离的人送来锦旗和感谢信,上面写着“疫情见真情,服务暖人心。”“衷心感谢悉心照料”“点滴服务暖人心”等温暖的话语。
“23天没回家了。”任宝华算了算日子,隔离点的工作人员用自己的聚少离多换来了更多家庭的平安团圆。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全市交通、卫健、公安等系统的工作人员奔赴“疫”线;众多爱心人士、志愿者积极参与其中;那一个个身穿防护服的背影,自带光环,一份份双向奔赴的坚持,温暖了每个人……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