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生态环境局杨卫国:“沉”下去服务 “跑”起来帮扶

2022-10-31 09:02:2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穿上这身防护服,就必须担起责任,干好工作。当‘大白’的这几天,亲身体会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不易。”10月24日上午,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科干部杨卫国结束了连续7天的志愿服务,返回工作岗位。

  在尧都区(含临汾经济开发区)临时性静态管理期间,家住临汾经济开发区北环社区铁二区的杨卫国响应号召,以志愿者身份第一时间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从小区大门值守到物资运送,再到身着防护服参与核酸采样,整整忙碌了7天。

  “10月17日上午,静态管理开始不久,我就在手机上看到局里发了通知,号召党员干部们及时下沉一线,就地转化为志愿者。”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报到的杨卫国,5分钟后就披上“红马甲”开始了他在小区门口的值守。

  在小区门口值守的第二天,社区干部找到杨卫国,说要在小区内设立核酸采样点,询问杨卫国能否承担起信息录入的工作。

  “疫情防控需要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需要我干啥我就干啥。”杨卫国当即表态,并在值守期间,跟着社区干部学会了如何往手机上录入核酸信息的操作。

  10月19日清晨,杨卫国早早来到核酸采样点,穿上防护服开始进行居民信息采集工作。

  从第一个人到上百人,再到上千人,杨卫国用手机扫描上传一个个二维码,这份枯燥的工作持续了近5个小时。

  “穿上防护服,又戴着N95口罩和眼罩,感觉很闷很不舒服。整整一上午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也一下都不能歇。”杨卫国说,这份工作让他感受到了“大白”的辛苦,也坚定了他继续做好志愿服务的决心。

  随后的5天时间里,杨卫国每天上午化身“大白”采集信息,下午则化身“跑腿工”运送米面油、蔬菜等物资。

  杨卫国和其他志愿者的努力,小区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年近八旬的居民赵大爷在做核酸采样时对杨卫国说:“连着这么多天,你们没白没黑地为大家服务,有你们这样的队伍,什么样的难关咱们都能迈过去!”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