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阿姨,我又来做核酸了!”“谢谢阿姨,你们辛苦了!”11月27日,是市中心血站核酸采集队队员薛超支援霍州核酸采集工作的第四天。虽然当天天气很冷,薛超不停采样的双手早已冻僵,但小女孩的一句感谢、一声辛苦却像一股暖流,又一次温暖了她的心。
小女孩不知道的是,她天天见到的这位“大白”不是阿姨,而是姐姐。薛超出生于1999年,是核酸采集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她参加工作只有半年,却多次参与疫情防控一线任务,一次次不顾危险地冲在战“疫”最前方,用无畏无惧书写着青春担当。
尤其是10月以来,薛超一直处于连轴转的状态。自10月上旬出征洪洞后,她又在10月17日凌晨3时接到紧急支援尧都区的通知。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立即收拾行囊奔赴单位。在独自穿过家门前幽深漆黑、空无一人的巷子时,她不由有些害怕,但一想到前方的召唤就浑身充满勇气,当即加快步伐向前冲。
在支援尧都区核酸采集工作的三天里,薛超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长时间不间断重复着采样动作,承受着体力和耐力的双重考验。有天,风格外大,她早上没喝几口水,却一直想上厕所。但她看到有那么多群众等着采集核酸,再一想中途去上厕所既耽误时间又会浪费一套防护服,便硬是坚持了四五个小时,直到当天核酸采集工作结束。
受疫情影响,血站的血液库存一度告急。10月19日晚,薛超又被紧急调回单位,当即跟着流动采血车下乡开展采血工作。连续一周,她和同事辗转于襄汾和侯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期间顾不上吃饭、喝水、上厕所。即使口干舌燥、饥肠辘辘、浑身酸痛,她们也在咬牙坚持,只希望能多采一袋血,多给患者带去一份希望。
薛超完成一项项紧急任务后,没有休息一天,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采血工作中。11月23日晚,她再次接到出征通知,连夜跟着大部队驰援霍州。她将这一消息在电话里告知家人时,家人为她再次向险而行感到担心,更为她挺身而出、勇敢担当感到骄傲。
这些天里,薛超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提着沉重的采样工具,艰难地穿过一段施工路段,来到社区设置的核酸采集点,为3个小区的居民采集核酸。有了前几次的支援经验,她的采样动作愈发熟练麻利。由于天气寒冷,她的双手冻得僵硬,但为了提高采样效率,只能费大力气去一次次撕开棉签、拧开瓶盖,并确保每一次手消都规范到位。
每次采集工作结束,薛超吃力地摘下手套,被寒风和酒精侵蚀的双手已经冻得发白。但是,这张年轻的面孔依然写满了执着与坚定,娇小的身躯依然充满了前行的力量。
面对苦和累,她坚定地说:“我只是万千医护人员中的一员,疫情当前,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冲在前面,践行白衣天使的使命。”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