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当前,不少市民已进入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对此,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史志明提醒大家,虽然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结果转阴,但机体尚未恢复到病前水平,需要一至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恢复,饮食、工作、锻炼等要注意循序渐进,把握好“度”和“量”。
随着春节日益临近,亲朋好友间的聚会聚餐开始增多。史志明特意指出,过年期间可别放纵嘴,进食要注意定时定量,保持食物的多样化和足够的饮水量,建议每天饮水1500至2000毫升,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高热量饮料,并尽量避免油腻、辛辣食物。有长期抽烟、喝酒习惯的市民要注意,这不仅仅会加重基础疾病,同时还会诱发一些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从长久的健康角度出发,要做到戒烟限酒,尤其不能酗酒。
需要注意的是,心悸、乏力是恢复期最常报告的症状。史志明建议,市民若出现此类症状,应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若症状明显,脉搏每分钟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是不规律,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此外,还有部分患者出现嗅觉或味觉下降,必要时需进行嗅觉训练,包括每天闻柠檬、玫瑰、丁香等,如持续3至4周仍无恢复,应去口腔科、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评估。
“‘阳康’之后,许多人已经回归工作岗位。返岗之初,应从较轻的工作开始,逐步恢复到常态工作量和工作状态,避免紧张、加班、熬夜等行为。如有可能,可午休20至30分钟。”史志明说,“由于体质、年龄、病情等个体差异,恢复时间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恢复工作是循序渐进的,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标准。”
有健身习惯的市民刚刚进入恢复期,就迫不及待地进行高强度运动,以期尽快恢复身体状态。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史志明提醒,欲速则不达,运动锻炼应分5个阶段逐步进行,每个阶段至少持续7天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恢复期锻炼做准备,例如呼吸练习、温和步行、拉伸等;第二阶段为散步等低强度活动;第三阶段为快走等中强度活动;第四阶段为跑步、游泳等具有协调性和运动技巧的中等强度练习;到了第五阶段,才能回归基线练习。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