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孟夏之时,万物并秀,平阳大地,魅力无限。
今年的“五一”假期和“中国旅游日”,临汾文旅市场活力十足,数据亮眼。
4月29日至5月3日,全市所有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97万人次,其中,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6.51万人次,A级旅游景区带动消费11.8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旅游日”,我市30余家A级景区推出了免首道门票政策和特色旅游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全市文旅市场迎来了继“五一”后的又一个高峰期。
临汾人用真诚和汗水,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个统一,“大美临汾”熠熠生辉。
临汾文旅“爆圈”的背后,是城市决策层的高位谋划、顶层布局,是文旅行业的主动作为、厚积薄发,是一城人的上下联动、团结拼搏。
顶层布局激发核心动能
临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0万年前,“丁村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4300年前,帝尧在这里建都,肇始“最早的中国”;2600年前,晋文公重耳在这里崛起,开启晋国煌煌霸业;2100年前,卫青、霍去病从这里走进历史舞台,成就大汉辉煌;600年前,洪洞大槐树先民从这里迁徙全国18个省市,成为华夏儿女魂牵梦绕的“根”。与此同时,临汾地形多样,自然风光秀美,有气势磅礴、象征中华民族之魂的壶口瀑布,有蜿蜒盘桓的乾坤湾,有世所罕见的云丘山万年冰洞,有以“三绝一奇”闻名遐迩的广胜寺,有中国第一座以晋文化为专题的晋国博物馆……
作为山西省文旅资源大市,我市依托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现状,精心谋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明确定位发展全域旅游,统筹沿汾、沿黄、沿太岳、市区、市域文旅产业发展,全力做好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文章,全力叫响临汾旅游品牌、展示临汾崭新形象,推动临汾文旅融合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具体而言,我市沿黄突出黄河风情游,围绕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黄河旅游板块核心景区项目建设为牵引,重点打造壶口瀑布、云丘山、乾坤湾3个龙头景区,贯通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串联沿黄26个景区景点,形成“三颗明珠、拾珠成链”的多姿多彩多元组团景观,打造黄河文化这一世界级IP。
沿汾突出根祖文化游,围绕尧舜德孝文化、晋文化、移民文化和署衙文化,重点打造尧庙-华门、陶寺遗址博物馆、侯马盟书遗址公园、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仙洞沟、广胜寺、苏三监狱、霍州署衙、七里峪等景区,吸引全球华人寻根问祖。
沿太岳突出研学康养红色游,将浮山弟子规文化、安泽荀子文化、古县蔺相如文化等传统文化与革命先辈路居地、太岳精神、浮山扁担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深度融合,打造蒙学、游学、研学、传统文化和红色旅游线路;依托霍州、翼城、安泽3个天然氧吧,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临汾市区突出休闲文化深度体验游,重点打造古城公园片区、铁佛寺片区、关帝庙片区、财神楼片区、贡院街片区、铝锅巷片区等城市文旅核心区,改造100个民宿、茶吧、书吧等院落,让游客在“文化临汾”“书香临汾”“休闲临汾”中快进慢游深体验。
同时,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突出文博资源优势,统筹全市博物馆建设、管理、运营,发挥市博物馆、曲沃晋国博物馆等公益馆引领带动作用,挖掘激活民间博物馆、私人收藏,把市域文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顶层设计清晰明确,我市全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就是要给来临汾旅游的人一个来的理由,做能够留得住游客、入住临汾过夜的旅游,让来临汾旅游的人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有获得感,让来临汾旅游的人来了还想来,再来带着亲戚朋友来!
苦练内功厚积发展力量
今年“五一”假期是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小长假”,久违的烟火气在临汾各地渐渐升腾,无论是老牌景区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吉县壶口瀑布旅游区、云丘山景区,还是新晋网红浮山寨圪塔景区,满眼都是“人从众”。市区和重点旅游县(市、区)的星级酒店、特色民宿亦是顾客盈门,一房难求。“五一”假期前5天,到我市的机票、高铁票全部售罄,景区预定、酒店预定超过2019年同期的两倍。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过去的3年,面对新冠疫情给文旅行业带来的严重冲击和影响,我市文旅行业苦练内功,以变应变,把“危机”当作弯道超车的“机遇”,不断升级基础设施标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软硬兼施”打造优质旅游环境,为后疫情时期文旅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更加彰显打下了坚实基础。
“软件”提质有创新。自2020年起,我市在全市文化旅游部门和窗口服务接待单位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制定了《“回家·悦生活”品牌服务质量要求》《“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酒店的划分与评定》《“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民宿的划分与评定》三个标准,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同时,推出“用心、暖心、热心、精心”四心服务体系,全面打造临汾特色服务品牌,以“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统领全市文化旅游事业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拿创建活动的示范单位之一临汾尧都机场举例,在创建工作中,他们逐步规范和完善了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及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细化了旅客满意度调查内容,明确了投诉的判定标准;在机场航站楼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同时全面优化“行李运输”“母婴休息室”“军人依法优先”“雷锋志愿服务站”等项目。2020年以来,先后创建了“阳光微笑”“完美行程”“慎审”等服务品牌,设立了“阳光微笑大使”和“阳光微笑岗位”。
类似尧都机场这样的“回家·悦生活”服务品牌示范单位,三年内,我市在文旅行业共创建了三批,累计62家。
同时,针对旅游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规律和特点,我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有效采取媒体宣传、外出推介、大型活动等多种方式,全力做好文旅资源展示、产品营销、线路推介等工作,叫响了“中国根·黄河魂”文旅品牌,“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宣传口号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临汾文旅品牌的形象持续跃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五一”前夕,赴西安市、淄博市等热点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就是一明证,活动吸引了各大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报道,多维度、多渠道、全场景展示了临汾,让近亿人了解了临汾,为我市“五一”引流多多。
硬件提升不松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体验过程,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影响游客体验感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我市结合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对重点景区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扎实开展A级旅游景区倍增计划。
短短数年,成果丰硕:
2020年12月,云丘山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22年7月,吉县壶口瀑布旅游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之列;
乾坤湾景区创4A成功,目前正紧锣密鼓地向5A级景区迈进;
尧帝陵、尧京酒庄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
霍州七里峪、霍州署、汾西师家沟、乡宁戎子酒庄、浮山寨圪塔、大宁马斗关6家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目前,我市拥有5A级景区3处,全省第一;4A级景区15个,全省前三;各县(市、区)都有A级景区,率先在全省完成了A级景区全覆盖。
在改造升级中,各景区注重游客中心、停车场、导览标识系统、游步道、旅游厕所、休憩设施等基础设施,大大补齐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短板,提升服务功能,优化旅游环境,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为例,该景区不仅配备有第三卫生间、残疾人厕位、无障碍通道等,还为游客提供无接触扫码免费领纸、自助雨伞、景区电子地图智慧导览等特色增值服务,并增设母婴室、电视、音响、休息椅、擦鞋机、多功能充电器等人性化服务设施。
值得一提的还有,近几年,民宿、康养、特色小镇、工业旅游、乡村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在我市不断涌现;精心打造的38家精品民宿、书吧、茶吧、咖啡吧如雨后春笋遍布城区各个角落;市区30多个以小而灵、以精致胜的“口袋公园”形成了春有花、秋有色、四季有景的景观特色,提升了城市品位;各大景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增强了文旅体验。
一切从游客出发,一切为了游客。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景区景点质量得以提升,文旅业态得以丰富,旅游体验得以增强,为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走心暖心换取游客舒心
最是真情能动人。真情,是临汾文旅自带的“流量密码”,也是一个城市迎天下宾朋的最美初心。这个假期,临汾人民用真心真情,不断诠释“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的真意。
4月27日至5月3日,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山西省汽运集团临汾汽车运输公司景行旅游集散中心联合推出——临汾“五一”免费旅游直通车,一经推出,便火热“圈粉”。
5条免费旅游直通车线路,直达我市4处景点(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洪洞广胜寺景区、吉县壶口瀑布旅游区、乡宁云丘山景区),由10辆增至21辆的免费接送车辆随时待命……
在临汾高铁站南广场,从平遥来临的年轻小伙暴献虎,在了解到有免费的旅游直通车时,立即登上了前往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的旅游直通车。
从山东来临探亲的游客刘东,在了解到这项惠民政策后,干脆将“自驾出游”改为“坐车出行”。“本来打算开车去,正好遇到了这个活动,太好了,感谢当地政府为我们提供的便利!”刘东说。
7天时间内,这趟满赋温情与爱心的“五一”免费旅游直通车共输送游客3400余人。
同时,在确保游客有序安全游览和良好体验舒适度等方面,各大景区也做足了功课:及时发布限流限量预警信息;为方便“五一”假期自驾游游客停车,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启用了与景区隔汾河相望的备用停车场,安排观光车从早到晚在备用停车场接送游客。云丘山景区新招聘127人充实服务人员力量,并增加20辆景区摆渡车,以减少游客等待时间。在游客量较大区域,安排人员强化秩序维护、游客引导,及时为排队游客提供饮用水、小面包、饼干等,为儿童游客提供多种糖果、贴纸、气球等。
暖心,同样是“五一”假期临汾文旅的关键词。
假期里,一则“临汾交警蜀黍秒变引导员”的短视频也圈粉无数。在市区一道路旁,交警暖心引导游客“吃丸子面”路线,自驾车主纷纷拍摄转发,称“临汾真暖”。
为维护好“五一”小长假期间辖区交通安全持续稳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贴交通管理工作实际,树立“一名交警辅警就是一位导游、就是一处路标、就是一道风景”的旅游交通警务模式,柔性执法与安全教育并举,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欢迎回家,祝您旅途愉快”“您好,需要帮助吗?”……在临汾民航机场、临汾西站、临汾西客运站,志愿者们向游客推介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帮助,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次次暖心的解答,让八方游客感受到了临汾的热度和温度。
这些只是“五一”期间临汾各行各业暖心服务游客的缩影。
“五一”假期期间,我市所有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行业的主管部门均公布了热线电话,专人值守、处理游客投诉,只为给每一位来临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市文明办持续开展“爱临汾·赢未来”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各文明单位、社团组织积极响应倡议,主动请战,奔赴各交通场站、景区景点、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开展文明交通劝导疏导、文明旅游答疑解难、文明行为指导督导等志愿服务,上下一心、拼“晋”全力,凝聚起“爱临汾·赢未来”的强大合力。据统计,4月28日至5月3日,全市共有1.2万余名志愿者坚守一线——在高铁、机场、高速、景区开展志愿服务,满城尽是“红马甲”已成为我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当记者采访来临游客旅游体验时, “太震撼了!”“不虚此行!”“为临汾点赞!”“还会再来!”成为他们话语中的高频词,这些评价无一不是对我市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最好诠释。
记者 陈明 亢亚莉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