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翼城砂货的时代蝶变

2023-06-16 08:51: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制坯、晾晒、打磨、煅烧、出窑……72道工序,这是翼城砂货从构思到成品的全部历程。初夏时节,走进翼城县隆化镇尧都村晋尧砂货制作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窑内的炉火正熊熊燃烧,两位老师傅正在烧制茶碗,出窑后的茶碗呈现出银灰色的光泽甚是好看。在一旁的抛光车间,村民范彩云正拿着砂纸细细打磨酒器杯,看似方寸之间,她至少要打磨上百遍,其间最考验指尖上的功夫,磨重了有坑、磨轻了不平,总之手上的力度必须拿捏得精准到位。

  “在《尧典》书中记载,传说早在5000年前,尧帝发明了砂锅。后于明清时期,砂锅开始盛行,古人就地取材,用高岭土与煤矸石烧制的砂锅质地细腻,因而名声在外远销各地。”基地负责人梁丽华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制作砂锅这门技艺传承至今,我们在坚守传统砂货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研发贴近生活的砂货设计,让这门传统技艺焕发出了新活力。

  梁丽华一家世代传承传统砂货制作技艺,她儿子张泽已是第5代传承人。2011年,翼城砂货烧制技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泽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深知学习砂货制作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他执着于技艺,要把祖传的手艺传承下去。跟着爷爷张庆林、父亲张作刚学习制作砂货,常常一蹲就是半天,手上还能捏出茧子。

  张泽通过潜心摸索与外出学习,把全国南北地域的砂货设计融为一体,逐步研发出马克杯、咖啡杯等10多个品种,还创新制作茶具、酒具、餐具、炊具、赏器等实用器具,这项传统技艺在他的手中逐渐让更多的人熟知。

  在张泽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传统手工艺人受父辈熏陶影响,所释放出对砂货制作的无限情怀。“升级烧制技艺,用现代审美在非遗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的砂货,能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张泽认为,传统的非遗技艺只有融入时代气息、走进日常生活,魅力才能被感知,技艺才能代代传承。比如以前生产的砂锅很大,现在我们在砂货形态上有了变化,更精致了。翼城砂货的初心就是制作出生活中抬眼可见、伸手可及,老百姓买得起、用得起的砂货。除了传承烧制技艺、推陈出新,张泽还负责文创、宣传、活动筹划等工作,将砂货产品在网络上打开销路。

  “今年春节过后,基地一共烧制了超过万件的砂货,销售收入达到了100余万元。目前在岗的20多名村民人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我们一方面要传承好这些传统技艺文化,另一方面要让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创新出更多有气质的砂货生活用品,开拓出更大的销售市场,让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同时,带动周边更多人增收。”谈起未来,梁丽华信心满满。

  如今,梁丽华一家人秉承手工技艺制作,将砂货的非遗技艺代代相传,他们用现代“工匠精神”赋予了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砂货制作新内涵,用心打造“翼城砂锅”非遗品牌,大力支持村民参与其中,切实做到村民自主创新与输血充电共同发展,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