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洪洞、襄汾、曲沃、侯马……这是一场跨越9个县(市、区)的研学之行;
河北、湖南、四川、浙江……这是一支汇聚了来自不同省市清华学子的实践之队;
乡村振兴、文旅融合、非遗保护、产业转型……这是一次多角度的探索之旅。
7月24日至8月1日,清华大学“汾韵乡情”实践支队在我市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活动中,队员们聊历史、谈体会,访古问今,追寻文化传承足迹;听发展、看变化,进村入户,畅谈乡村振兴好前景;解困惑、话未来,分享经验,为梦想插上一双翅膀。
参观学习 为文化传播架起桥梁
从飞虹塔到丁村遗址,再到隰县小西天,一座座古建筑穿越时空,经历岁月的洗礼,安静地矗立,诉说着历史的厚重。
从晋国博物馆到临汾市博物馆,一件件展品拂去面纱,展现在大家面前,传递出过去的记忆。
“百闻不如一见,无论是从文章中读到的相关记载,还是从视频中看到建筑的原貌,都不如亲身体悟古建筑所蕴含的生命力更加震撼。”杨谭林如是说。
作为此次实践活动的副支队长,杨谭林所在的小组负责调研古建筑保护的相关内容,尽管前期对临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已有初步了解,但实地走访后,依然让他深受震撼。
太平绣球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丁村民俗博物馆,队员们来到太平绣球展区,看着桌子上一个个造型精巧、寓意美好的太平绣球,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展区旁,队员们与太平绣球代表性传承人刘云芳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太平绣球的制作工艺、发展情况、销售渠道等。
副支队长黄奕嘉来自广西,广西的靖西绣球同样也是非遗文化,在得知太平绣球与靖西绣球有过交流后,她开心地说:“这种交流合作对于两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非常有帮助的,山西在北边,广西在南端,这样的南北联动有助于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走过9个县(市、区),感受了临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支队长赵禹砚说:“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把临汾这些有意义的文化热点发掘出来,把文旅热点向大家呈现出来,推荐给同学,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直播推介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7月25日,队员们在参观了洪洞县乡村e镇、辛村镇石南村富硒糯玉米加工厂、数字乡村管理运营平台、便民服务站、电商服务站,体会了传统手工织布的奇妙后,来到了洪洞县淹底乡杨岳村。
杨岳村红薯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已成功创建了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持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增加村民收入,杨岳村延长产业链,生产出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红薯干等产品,进一步推动红薯产业发展。
“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洪洞县淹底乡杨岳村的红薯储藏地,可以看到……”
在杨岳村,队员们不仅通过自己的直播镜头向网友展示了红薯储藏、加工的场所,还走进杨岳村直播间,宣传推介洪洞的特色产品,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从红薯粉条到特色醋糕,面对镜头,大家从容地为屏幕前的顾客讲解产品、解答疑惑。在克服最初的紧张腼腆之后,大家情绪高涨,小小的直播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队员廖垒说,“电商直播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机遇,也给杨岳村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参与直播,我们对电商有了新的认知,也希望能用这种方式为乡村振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团市委书记李军杰表示:“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带领清华学子走进多个乡村,让他们看到乡村的变化,在乡村振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将来走出校园可以有更多机会走进乡村,在广阔天地里实现自己的理想。”
素质拓展 为梦想腾飞插上翅膀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像我就比较喜欢打篮球,通过篮球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这道作文题,大家看到题目,会想到哪些关键词?”
“同学们,当你与同学之间出现摩擦之后,你们会怎么处理呢?”
……
7月29日,“清音入槐”中学生素质拓展营开营,30位清华学子与近40名洪洞第二中学校学生齐聚一堂,共话未来。两天的素质拓展营里,清华学子们分别从学习方法分享、AI绘画理论与实践、写作技巧、时间管理与心态等方面与洪洞县第二中学学生进行了互动分享,并面对面答疑解惑。
“我主要给同学们分享了4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大学生活、学习方法、备考策略以及人际沟通方面的知识,希望通过我的分享,能够让学生们更好地迎接高三生活,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队员邓国涛说。
在场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清华学子看到了不一样的清华大学。清华学子分享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受益匪浅,在未来的生活中将会脚踏实地,不负韶华,向梦想进发。
在结营之前,清华学子与洪洞第二中学学生开展了“共绘一幅画”活动。画纸上,一边是对学弟学妹们的衷心祝愿,一边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友谊的种子就此生根、发芽……
在几天的实践中,队员们聚焦乡村产业发展、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旅融合、古建筑的开发与保护等内容,深入走访调研,通过视频推广、宣传片拍摄、撰写调研报告等多种方式,以年轻人的视角充分展示临汾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宣传临汾,扩大临汾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临汾、走进临汾。
实践活动在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总结会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临汾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清华学子们一致表示,希望未来保持联系,密切关注临汾发展,继续加强沟通,用新观念、新知识为临汾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曹燕 实习生 贾雨凡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