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铺就“康庄大道”——书写高质量就业“临汾答卷”系列报道之二

2024-01-31 09:11:0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就业稳则人心定、家庭和、社会稳。“饭碗”稳不稳,“钱袋子”鼓不鼓,生活有没有保障,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让更多的人有业可成、有梦可期?

  “加快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扩大就业‘蓄水池’,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延峰的话语掷地有声。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全市人社系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打出一套稳岗促就业“组合拳”。

  金融活水 “贷”动创业就业

  引金融活水,灌溉企业“良田”,润泽千岗万家。市人社局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全力保企业稳岗位,为稳就业、促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这几年,公司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很迫切。我们听说市人社局推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的政策后,马上向市人社局和银行对接,了解政策要求。经严格审核,我们公司符合申请条件,顺利拿到了450万元的贷款,大大减轻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临汾市彦畅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关负责人颇有感触。

  2023年以来,市人社局根据就业总体情况,创新性推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对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优惠利率贷款。同时,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6349万元,惠及1585户企业、20.9万参保职工,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42.8万元,惠及345户企业、952人。

  有“金点子”,有好项目,但缺乏创业资金,怎么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是市人社局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帮扶的重要途径之一。“扶上马送一程”,在配套的贴息政策辅助下,企业可以享受到个人最高30万元、企业最高300万元的贴息创业担保贷款。

  37岁的党建飞就是在临汾这片创业热土上,得到创业担保贷款帮扶的受益者之一。一进入供暖季,做暖气片生意的党建飞和他的员工都格外忙碌。他说:“我向市人社局申请了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用节约下的成本又多招了两名员工,现在越干越有心劲儿。”

  市人社局大力推进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63.5万元、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社会保险补贴74.09万元、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补贴92.14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14.15万元、脱贫劳动力稳岗补助4017.12万元,落实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扶持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数字不断刷新的背后,是市人社局实干担当,不断以财政“小资金”引来金融“大活水”,让越来越多创业者就业者享受政策红利的一件件实事……

  零工市场 撬动民生活力

  零工就业,体大面广。构建具有更大广度、深度、温度的零工市场,不仅是缓解就业压力的必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是山西省2023年民生实事之一。我市积极建设和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零工市场、创新就业“增长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帮助群众从“好就业”走向“就好业”。

  “以前在马路边揽活,现在有了零工市场,再也不怕风吹日晒了。”在曲沃县零工市场,47岁的务工人员侯先生一边喝着热水一边浏览着屏幕上满满当当的招工信息,心里踏实了许多。

  “我们不仅提供干净整洁的服务环境,还为求职者宣讲就业创业政策。”曲沃县零工市场负责人成磊介绍,“零工市场还根据用工主体的需要和求职者所具备的技能、特征等,将相关信息迅速匹配,让求职者灵活精准就业。”

  曲沃作为我市农业大县,剩余劳动力在就业群体中占较大比例。如何让这些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该县完善零工市场建设,在114个行政村人员密集的超市、快递店设立“零工驿站”,实现智慧就业系统全覆盖,将就业服务“阵地”一步步向基层延伸。

  2023年以来,这种“特色化”的就业服务在全市悄然兴起。在苹果采摘期,吉县将零工“大篷车”开进田间地头,解决了季节性招工难题;襄汾县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零工市场,依托“一网两端”平台,服务愈加“智慧化”;侯马市将自主开发“侯马零工在线”APP与“山西零工市场”APP有效转接,提供在线“一网通办”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17家公益性零工市场全部建成并运营,累计提供零工岗位17299个,服务零工25568人次,达成意向上岗5524人,切实打通了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建立起市、县、乡、社区(村)用工信息同步共享机制,动态收集更新零工人员和用工信息,支持零工岗位信息统一归集发布。

  此外,我市加快建设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是全省首家印发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管理办法的地市。临汾经济开发区人才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正式投入运营,有13家企业入驻,并在积极申报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搭建平台 提升服务温度

  稳就业,保民生,服务为先。

  伴随着市人社部门的贴心服务,聂俊龙在青山绿水间书写创业梦。

  大学毕业后,聂俊龙选择成为一名“新农人”,返乡创业、逐梦乡村。前往河南学习一年九个月后,开始养殖鹌鹑,没想到却以失败告终。“那时候,一蹶不振,想放弃。”得知聂俊龙创业失败,当地人社部门主动上门,全程提供跟踪服务。

  聂俊龙说:“翼城县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跑前跑后,为我讲解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并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不到一个月时间,17万元的贷款入账。政府拿钱帮我创业,我感到底气十足。”

  此后,聂俊龙开始大展身手,养殖规模从实验室的一万只提升到三万只,并且带动了周边更多劳动力就业。

  从田间地头到高校校园,从一场场招聘会到一次次入企对接,市人社局秉承“服务至上、就业充分、人人持证、群众满意”的原则,全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在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中,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海华化身“主播”直播带岗,这已不是他第一次“出镜”站台。早在2022年,市人社局紧跟发展潮流,创新工作方式,为就业注入“数智”新活力,助推更多求职者“云端”就业。

  市人社局不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为广大求职者和企业搭建平台,精心开展“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服务进校园、强化就业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百日冲刺促就业 踔厉奋发建新功”毕业生专场招聘等活动,截至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725场,参会单位9433家,提供就业岗位25.2万个,参会20万人次,助力38731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保障劳动者权益,让服务更有力度。市人社局从群众关切出发,深入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整治行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薪暖农民工”服务行动等,亮硬招出实招,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我市未雨绸缪、统筹谋划,坚持就业优先导向,不断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绿色通道”,全力打造发展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创业有保障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用力让民生愿景化作幸福实景。

  记者 王晓娜 荀丹薇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