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文化新使命 奏响奋进最强音
——二〇二三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临汾新闻网讯 大道如砥,奋斗如歌。
2023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年、奋进之年、奋发之年。
回顾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省委宣传部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为临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实现“三个努力成为”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高举伟大思想旗帜 持续深化理论武装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
在临汾这片习近平总书记留下光辉足迹、留有宝贵精神财富的热土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深化内化转化上狠下功夫,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理论学习力度不断加大——
一年来,我市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答案,以临汾一域实践,印证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实施中心组学习规范年建设工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全年开展集中学习24次,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我市“六个三学习模式”在《前进》杂志推广。我市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四用四全工作法”在全省作典型发言。
理论宣传广度不断拓宽——
2023年6月21日,临汾市第三届理论宣讲大赛现场,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的35名选手,围绕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激烈角逐。
从赛场到一线,从城市到乡村,从网上到网下……我市让党的好声音“语润万家”“声入人心”。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千万”四线宣讲和基层宣讲7040多场,受众73万余人;举办“踔厉奋发强国防,勇毅前行向复兴”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宣讲,开展全市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大联讲;举办全市第四届“小故事彰显思想伟力”微视频大赛。
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一次次接地气、冒热气、添生气的理论宣讲,对400万平阳儿女而言,更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理论研究深度不断增强——
2023年5月17日,临汾解放75周年。在市区平阳广场,由8个临汾革命历史主题组成的浮雕前人头攒动,人们在此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这座位于临汾市中心的“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的城市“新地标”,同“临汾攻坚精神”一道成为我市理论研究工作的成果之一。
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守正创新,推进理论研究不断提质增效,共建设智库合作基地127个,完成课题121个。成功举办“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地方志与三晋文化分论坛”,编撰完成《廉洁守初心,清风扬正气——临汾清廉故事精选100例》,完成《临汾市扶贫志》《临汾市全面小康志》初审稿。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一年来,我市通过对各县(市、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组织领导情况、细化责任清单情况、具体措施进展情况、履行督导责任情况进行调研了解,进一步推动了全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主流舆论巩固壮大 “临汾故事”生动传播
新时代同心逐梦,新征程凯歌以行。以融媒新产品持续出圈火爆为标志,一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展示了“临汾干部的样子”,凝聚了相信“相信的力量”,为临汾各项事业保持蓬勃发展良好势头营造了舆论氛围。
新闻宣传浓墨重彩——
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纸文章,一则则及时、精准、鲜活的电视新闻,一条条新颖、高效、多维的融媒体产品……全方位、深层次、多声部的新闻报道,展现着临汾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彩实践,传递着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临汾声音”。紧扣时代脉搏,奏响奋斗华章。一年来,我市强化新闻议题设置,组织央媒、省媒、市媒聚焦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先后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城市“双品质”建设、转型发展、营商环境、“冬季行动”等重大主题宣传报道。第十届新华网思客年会,以临汾实践探讨中国经济下一程,持续汇聚澎湃动能。推出《我在临汾爱着你》《如诗临汾》《如愿临汾》等数十部融媒爆款作品,画出“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爱临汾·赢未来”的同心圆。“科学家海报”现象引央媒聚焦,获全网点赞,成为临汾舆论宣传的新高地、新爆点。临汾日报60余件新闻作品被央媒转发,临汾广播电视台推出数十部融媒爆款视频,实现流量质量“双向奔赴”,其中“100万+”作品23件、“50万+”作品28件、“10万+”作品49件,连续两年在央视、省台发稿位列全省第一。
社会宣传浓厚热烈——
一年来,我市充分利用围挡围墙、临街LED电子显示屏、公交出租电子显示屏,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及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社会宣传。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卫生防疫、拥军爱民、国防教育、抗震救灾、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深了宣传实效。
对外宣传形式多样——
《“晋”是好风光!》,2023年10月23日,深圳特区报“读特”APP以此为题刊文报道临汾。
“粤”会临汾,是一场跨越千里的奔赴,也是临汾扩大影响力的亮点。一年来,我市成功举办2023年春节“回家·过年”文旅活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栖》等重磅稿件,新华社新媒体、海外网推出浮山县外宣短片《全球连线 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国年俗:剪窗花》等,承办了“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山西篇)活动启动仪式及采访采风活动、2023海内外侨胞“寻根三晋”经贸交流会,新华网海外版刊发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外宣报道,《美丽中华行:寻根问祖 尧都临汾》在香港卫视播出,新华通讯社山西分社在晋国博物馆进行英文直播。香港商报连续聚焦临汾,粤港澳大湾区主流媒体走进临汾……
一项项近悦远来的采访活动,一次次声名远播的外宣报道,临汾频频被外媒聚焦,生动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临汾故事”,提升了临汾的知名度、美誉度,引发海外受众品味临汾、感受临汾的热潮。
网络环境更加清朗——
一年来,我市举办了首届“爱临汾·赢未来”正能量网络微视频创作大赛;通过制定出台《临汾市重大舆情应对处置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等12个指导性文件,建立起贯通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处置各个环节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扎实开展自媒体乱象专项整治,严厉打击了歪风邪气;开展“正道”“新风”集中行动和专项整治,有力维护了文化市场安全。
舆论引导持续优化——
完成2024年市、县两级新闻发言人及新闻发言人助理选任,全年召开24次新闻发布会。
“临汾随手拍”问政平台收到问政帖1874条,其中有效帖1035条,已办结861条,办结率83%;转市长热线协办59件。
开通临汾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监督专线,在多种媒体平台公布受理情况,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助力临汾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
…………
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一年来,一场场及时的新闻发布,一个个翔实的网上答疑,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稳妥处置热点舆情,不仅正确引导了舆论,也凝聚了全社会的发展共识。
融媒发展卓有成效——
我市始终把媒体融合发展作为“重要工程”,推进新闻作品生产平台、传播渠道的转型升级,不断释放“新闻+政务+服务”合力,加快构建报、网、端、微、屏全媒体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传播格局。一年来,我市组织召开市级媒体融合座谈会,研究制定了《临汾市加快推进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临汾云综合客户端服务功能不断丰富,下载量、注册量、日活跃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前列;临汾家APP荣获全省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优秀案例,全省唯一。
聚焦主流价值引领 树立文明城市样板
放眼今日之临汾,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文明新风遍地开花。我市统筹抓好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动文明新风新貌蔚然成风。
巩固提升,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
文明城市,是一座城市的“金字招牌”。一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创城”工作,坚持以产兴城、以绿靓城、以建强城、以文润城、以德塑城、以稳护城,市县联动、压实责任、细化举措,市本级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功,实现了“首次提出,一次创成”。
强化引领,持续开展核心价值观示范活动——
汇聚奋进力量,离不开榜样示范。我市扎实开展市级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创建工作,命名表彰106个市级核心价值观示范点;组织开展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微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获奖数量全省第一。
典型引领,好人模范评选硕果不断——
一年来,我市全面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张榜、示范、引领、风采“四大行动”;深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28个服务站入选全国第三批、第四批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广泛发现、选树和宣传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举办了第七届“临汾市道德楷模”颁奖典礼、第四季“临汾好人”·第三届“新时代临汾好少年”发布式;开展“四美”选树活动,遴选一批“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双拥人物”“最美军嫂”“最美拥军家庭”;积极开展“新时代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创评率100%。隰县打造的“中国好人县”经验做法被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内刊》刊载推广,曲沃“讲成语学典故”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国“四个一百”志愿服务表彰……
擦亮品牌,开展“好基地讲好故事”活动——
“好基地讲好故事”活动是临汾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品牌。一年来,我市持续打磨这一品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基地、进军营,第八届“好基地讲好故事”以及“强国复兴有我”“好基地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17个县(市、区)实现全覆盖。一个个红色故事,通过动情讲述,厚植了受众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了爱国主义主旋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宣传部门先后赴北京、上海,举行八路军学兵队文物捐赠活动并召开座谈会,举办《似火青春——八路军学兵队历史回顾展》,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不仅填补了我市八路军学兵队革命文物的空白、丰富了我市革命文物的馆藏,更为临汾加注了新的红色印记。
服务供给能力增强 文化建设硕果累累
文化是根,根深则叶茂;文化是魂,魂立则业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植平阳沃土,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了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以文沁心、赓续文脉——
一年来,我市厚植资源禀赋,延续城市历史文脉,通过全面推进高品质城市建设、高品质城市生活“内外兼修”,财神楼、贡院街、铝锅巷等城市文化主轴主脉工程焕发出帝尧古都魅力。遍布城区各个角落的30多家精品民宿、茶吧、书吧、咖啡吧,让游客在“靓丽临汾”中快进慢游深体验。灰底白字的“临汾墙”“晴天”音乐墙、贡院街明远楼、孔子讲学园……一处处更新活化后的城市“边角地”,成为连通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打卡点”。
与此同时,我市加快推进陶寺遗址博物馆建设和晋国博物馆改陈布展,推动建设“丁村博物馆”“中国戏博物馆”,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
推出《看晋五千年》系列微视频,陆续推出《看临汾》《晋国文化》《晋学研究》等读物刊物,市博物馆举办的“文明化成——中华早期文明都邑联展”入选国家主题展览,启动编撰《让文物说——临汾文物大观》《晋国史研究》丛书,邀请王巍等专家学者举办“名人讲座”……书香氤氲,润泽心灵,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亮点不断涌现,为临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贡献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能量。
以文化人、凝心聚力——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一年来,我市聚焦大作品引领,完善了《临汾市2022-2024年现实题材创作规划》,举办了电影剧本《歌从黄河来》研讨会、电影《翻转的手心》首映礼,《吴春安》《半部杰作》《利刃之刀锋战士》等主旋律电影陆续开拍,歌曲《何以中国》《我在临汾爱着你》引发全城传唱,临汾画院专职画家张利明的油画作品《老两口》成功入选“第八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电影《红光》《山桃花》、歌曲《登鹳雀楼》荣获山西省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的涌现,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促进了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以文惠民、增进福祉——
“年年都盼着消夏晚会,节目一年比一年精彩,这日子真美呀!”市区九州广场,观看消夏晚会的市民乔留根感叹。
历时一个月,21场演出,“奋进正当时·聚力谱新篇”临汾市第十八届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的观众达数十万人次。
丰富文化供给,赋能美好生活。一年来,我们聚焦大活动造势,举办了“礼赞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两节系列文化活动、《遇见最美的临汾》摄影展开幕式,开展了“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化活动、2023年“爱临汾·赢未来”全市群众文化活动、“筑梦新时代 踔厉新征程”主题电影展映展播活动。贡院街跨年夜活动万人空巷,“最初中国 回家过年 我在临汾等你来”春节文化接龙活动热辣滚烫,开展2533场送戏下乡、50场“周末剧场”戏曲演出活动,3万余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我市“免费送戏下乡一千场”惠民演出入选全国“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临汾半程马拉松、“爱临汾·赢未来”歌手大赛、尧都文化旅游节、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中镇霍山避暑康养旅游季系列活动、第二届蒲剧艺术周暨戏曲文化传承交流活动……一系列丰富多彩、亮点纷呈的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特别是“大吉520”黄河英雄会汽车越野挑战赛,作为吉县和大宁共同打造的跨区域越野赛事活动,有力推动了黄河流域生态价值的创新转化。
以文兴业、数智赋能——
“爱临汾·赢未来”“所有的旅行都是出发,到了临汾咱是回家”,随着2023年临汾频频“出圈”,这两句文旅口号叫响大江南北,成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格局不断拓展的生动注脚。
一年来,我市先后组团参加了深圳第十九届文博会、第六届山西文博会、第十一届重庆文博会,举办了“热点临汾 对话湾区”“溯源华夏 最初中国”临汾市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我市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投资额、拟融资额、现场签约项目投资总额、现场销售额,均位于全省前列,晋作家具、年馍、紫砂壶等文创产品火爆热销,22家单位和企业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展示单位,获奖总数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文化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助力景区智慧化建设。乡宁云丘山、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成功列入山西省智慧景区预创建名单;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数字化平台,数字文化馆2023年线上访问量达200余万人。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西安、淄博、深圳、厦门……“临汾文旅”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多个热点城市。
一年来,我市深度挖掘“最初中国、尧王故里、黄河根祖”等系列历史文化内涵,将特有的“回家文化”转化为“回家服务”标准,让所有游客享受到“寻根、铸魂、悦生活”的良好体验。全市全年共接待游客约430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295亿元,旅游业井喷势头恢复。
文旅品牌打造成果丰硕,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3处、国家3A级景区8处,乡宁县、曲沃县、吉县入选山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洪洞县入选省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历史的画卷,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时代的华章,在接续奋斗里书写。2024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全面实现“三个努力成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篇章,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一起“爱临汾·赢未来”!
记者 刘玉林 孙宗林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