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尧都区针对城市基层治理中阵地支撑不强、服务品质不优、保障体系不实的问题,锚定提标提质、锚定群众诉求、锚定规范运转,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标准化水平。
锚定提标提质,以场所标准化解决阵地支撑不强的问题。针对社区场所建设标准不统一、设备不完善、功能室设置不合理等问题,该区坚持布局体系化、功能综合化,注重用足政策、盘活资源、加大投入,高标准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是场所规模适中。整合现有场所资源,综合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因素,积极采取装修升级或新建、改扩建、开发商配建、政府调剂、租赁等措施,在便于群众办事的区域,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达到500平方米以上,所有社区实现党群服务中心全覆盖。二是场所设施完善。明确各区域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话等设施设备,开通互联网,满足开展各项服务需求。同时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咨询引导、窗口受理、后台办公、休息等待、自助服务、信息公开等功能区域,并结合社区实际,为居民提供免费复印、饮水、充电、无线网络、抽纸、无障碍设施等便民服务设备。三是场所功能齐全。坚持一室多用、按需设置、动态调整的原则,科学划分便民服务室、居民议事厅、党员活动室等基础功能区和图书室、文体活动室、书画室等特色功能区,努力做到“一社区一特色”。具体设置过程中,根据各自社区实际,设置符合实际、适应需求的功能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各功能区域应将功能项目、开放时间、负责人、管理制度、人员职责等在场所醒目位置长期公示。
锚定群众诉求,以内容标准化解决服务品质不优的问题。长期以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不同程度上存在建好后人气不高、利用率低的问题,出现“看上去很美”,实际却发挥不出应有作用的矛盾。为此,尧都区着重从规范党群服务中心窗口服务进驻事项和规范主动服务内容着手,不断延伸社区服务内容。一是规范服务事项。根据“应放尽放”原则,指导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根据区级下放的43项行政审批事项清单和社区开具证明清单,合理设置服务窗口,积极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和公共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降低居民办事成本。二是规范窗口设置。各社区根据实际,设置服务事项窗口,明确窗口办事指南、办理流程等服务信息,综合开展一站式便民服务。三是规范活动类别。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下,制定为群众服务实事5大类,积极引导社区驻区单位、各类组织、志愿者等各类主体,通过“一月一主题”活动有序参与社区服务。
锚定规范运转,以制度标准化解决服务体系不实的问题。场所配备、功能齐全后,还要用制度化手段管好、用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此,尧都区在社区服务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确保社区服务落到实处、细处。一是厘清职责范畴。制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事项清单,明确9项职责任务,让社区服务在制度框架下运行,回归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二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网格长工作责任制、AB岗工作制、首问负责制等6项在受理、办理(转办)、回复居民群众事项时应遵循的工作制度,确保群众小事不出社区,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运行机制,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共建共管、共享共用。三是强化保障支持。规范社区经费使用范围,推动资金下沉社区,不断强化社区运转保障;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日常工作管理,落实“三岗十八级”岗位薪酬标准,细化实化实训基地和导师帮带制度,完善专职社区工作者常态化培训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尧宣)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