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永和县聚焦基层治理难题,推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采取六项措施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大提升、基层面貌大改观。
充实人员力量,把队伍强起来。该县招录41名大学生到村工作、2名选调生到乡镇工作,实现两个“全覆盖”;对村“两委”主干进行分析评价,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任职,不断优化“带头人”队伍;加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动公安派出所负责人任乡镇党委委员,兼任综合执法队副队长;组建乡镇综合执法队伍6支193人,建立“一册两单四规范”执法运行机制,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格局。
壮大集体经济,把口袋鼓起来。该县积极探索山区县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径,创新“五个一”发展模式,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现场推进会在永和县召开;创建集体农场新业态,谋划储备村集体项目80个,总投资达5.28亿元;大力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累计清理合同4679份,化解债务42万余元,收回土地9950余亩,清收债权29万余元,挽回集体损失83万余元。
优化网格管理,把基础撑起来。在全县69个村(社区)中,划分90个普通网格、408个微网格,全部配备网格员,建立党支部90个,明确59项网格准入事项,着力构建“1+5+N”全科网格,变“九龙治水”为综合施治;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中,组建动态监测帮扶网格,创新“四色管理”,实现精准监测、动态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精准开展培训,把能力提起来。该县采取集中培训、外出培训、网络培训、红色教育等方式,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春秋两季读书班、组织乡村干部专题培训、举办“永和大讲堂”等形式,依托山西干部在线学院和“学习强国”平台,组织县、乡、村三级550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网络学习,以线上助推线下,推动各级干部能力提升。
完善工作机制,把制度严起来。该县落实县级领导包联制度,书记带头、26名县级领导包乡联村,包联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社会治理重点村;健全清单报告公示制度,规范乡村两级职责任务“7+2”清单;着眼“一肩挑”村干部监督管理,出台《“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办法》《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办法》,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
强化考核评价,把结果用起来。该县建立“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提醒、一月一排名、年底总评价”考核问效机制,变“年度一考”为“月评年考”,去年开展专项行动月评比8期;落实驻村帮扶“六化十到位”要求,开展督查巡查12轮次,通报问题67项340人次,推动工作作风大转变;对全县69个村(社区)2603名党员实行动态积分管理,不断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贾宇乾 李凯)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