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林 见习记者 李林蔚) 全市“冬季行动”开展以来,侯马突破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的瓶颈,该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文物服务项目建设,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打破藩篱、攻坚破题。日前《侯马晋国遗址建设控制地带高度控制指标方案》顺利得到批复,在全省首开“国保单位建控地带”内的基建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省级部门批复的先例。
侯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国遗址的保护范围和建控地带面积大、覆盖范围广,与城市建成区、规划可利用区高度重叠,审批级别高、审批时限长,文物服务项目推进工作的难点、堵点、障碍点多。为此,该市在项目建设中做到服务决策谋在先、堵点难点提速办,着眼文物保护与项目建设协调发展,成立了由侯马市委宣传部长任督导组组长、政府分管副市长为指挥长,由政府办公室、文物、发改、自然资源、行政审批、财政、住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文物保护服务项目建设专班,专班管理、专人负责、专题解决,收到良好效果,累计取得国家文物局同意实施涉建项目的批复40余个。
为确保项目涉及国保文物的相关问题能快速高效解决,侯马市文物保护服务项目建设专班委托高等级资质的第三方机构编制了《侯马晋国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高度指标控制方案》,逐级呈报上级有关部门。经过国家文物局现场专题评审会研究,以及文物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沟通汇报,共同促成国家文物局近日下发关于审批事宜下放的批复同意文件。
目前,在侯马晋国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建设工程,其设计方案经由省文物局同意后,按程序报城乡建设部门批准即可,这意味着侯马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涉建项目的审批权限从国家文物局下放至省文物局。此举有效节省项目审批时长2个月以上,为侯马市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