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市新田乡乔村:厚植产业显优势 稳中求进促发展

2023-05-29 08:57:5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走在侯马市乔村宽敞的进村大道上,路两旁约260余米的花卉墙映入眼帘,满目“花海景色”。如今,乔村村民的生活,就像这花景一样,美丽幸福。

  曾经的乔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守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麒麟文化却没能转化成经济优势。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抓市场发展厚家底,抓文化建设振民风,厚植产业优势,多方融合助力,集体经济稳中求进,实现了村容村貌村风等多方面质的飞跃。2022年度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71.81万元,经营性收入占比61%,曾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文化示范村”“平安山西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老树新枝”强引擎,两大市场添活力

  乔村只有1700人,在侯马市不算大村子,却建有两个市场——旧货市场和五〇二菜市场。以前这两个市场存在私搭乱建、环境脏乱、管理无序、效益低下、基础设施老旧等一系列问题,乔村党总支书记王铁娃带领村“两委”干部深入走访市场商户,谋划整改方案,从环境、治理、设施等多方面为抓手提升市场经营效益。

  乔村旧货市场负责人朱会海,这些天风风火火,因为需要对接几个山东、河北的大户旧货经销商入驻市场,村“两委”干部也正在积极推进旧货市场异地扩建。“现在的旧货市场,只有38亩,40余家商户,我们计划扩建到80亩,经营商户可达70余户,经营人员可达200余人,到时市场收入将增加2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收25万余元。”朱会海说。

  针对五〇二菜市场,乔村集体投资50余万元拆迁改建,新建商铺1200余平方米,搭建标准摊位1500余个,解决本村和周边村剩余劳动力近100余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6万余元。

  “插柳成荫”搭平台,文化休闲添动力

  王铁娃这些天特别忙,因为规划总投资7000余万元、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的商务酒店,已和投资商签订了合作协议,这些天他奔波于国土资源局和住建局,办理开工前的各种手续,争取今年开工。

  王铁娃忙碌的身影还常常出现在村南浍河岸畔,村集体投资80余万元对废弃荒滩地进行改造,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打造集生态、休闲、游玩、健身、美食为一体的广场游园,正在土方挖掘中,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1万元。

  说话间,不远处传来了锣鼓声,走近一看,乔村麒麟舞队正在练习。乔村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潜力,打造麒麟舞队、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出一张宣传侯马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品牌,正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麒麟采八宝”舞蹈艺术清代中晚期已在乔村广为流传,改革开放后乔村在山西民间艺术家协会的支持和晋南锣鼓协会的具体指导下,多次参加国家、省、市表演活动并获得奖项。

  同时,乔村村民中不乏卓越出色的根雕、剪纸、书法、绘画等民间艺术家,村集体在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和提炼的基础上,通过聘请高校专业设计人才,开发钥匙扣、摆件、T恤等多样文创产品让民族艺术旧貌换新颜,并充分挖掘跨界融合优势,将其融入制造业、旅游业等产业中去,努力实现文化经济新增长极。

  “水泥路”成了致富路,创业干事添新路

  侯马市新田路与乔村交接处的青年路,是乔村村民最为自豪的路。它宽14.5米,上下双车道,也是侯马目前最宽的一条村庄道路。

  也是这条村庄道路,建成20多年来,因年久失修,路面被过往车辆碾压的坑洼不平,雨天满街泥,晴天满身灰,被村民戏称为“水泥路”。沿街两侧的商铺,墙砖脱落,生意无人问津,大多数商铺都关门歇业,就是开门营业的,也就最多能挣个房租,勉强维持生计。

  有鉴于此,乔村投资60余万元,对该路段进行更新改造。粉饰了街面、重整了路面,使青年路真正焕发了青春。目前有90余户经营户,流动摊位达200余个,可解决300余人就业。每到夜晚,卖烧烤的和各种小吃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火了夜经济,富了老百姓。

  如今的青年路,已成为一条致富路。鸟归巢,凤落架,吸引了本村和周边村庄的外出打拼人员回乡创业。

  乔村,正如麒麟一般,在广阔的市场长空绽放光彩,它是侯马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2022年年底,侯马市6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557.54万元,比2021年增长86.67%;经营性收入达1880.50万元,比2021年增长261.21%,经营性收入占比达73.5%,比2021年增长93.42%,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量和质的“双提升”。(柴卫东 靳智芳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