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武锡刚) 今年以来,洪洞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以及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持高位推动、顶格落实、重点攻坚,不断释放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活力,强力推动市场主体倍增。1至4月上旬,该县市场主体新增2836户,新增率4.2%;净增2017户,净增率3%;总量达6.94万户。
坚持高位推动,紧盯目标责任落实。该县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准确把握“三无”“三可”要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列为县委“1255战略”部署的五件大事要事之一,并提出打造“温馨老家”营商环境品牌;制定下发《洪洞县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确定了31项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梳理了104条改革事项清单,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对号入座,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时间节点、实行“挂图作战”,确保各项工作全面铺开、加速落实;及早谋划部署,已拟定2023年市场主体倍增《政策落实任务清单》《要素服务保障落实清单》《“十大平台”任务清单》,将任务细化分解至各乡镇、县直各部门;持续强化工作调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不定期抽查督查,形成了“推进工作-发现问题-改进提升”的工作闭环;在县融媒体中心、政府网站开设专栏,充分运用新媒体常态化宣传解读政策,向市场主体发送短信5万余条,有效扩大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政策知晓度、覆盖面。
保障政策落实,全力以赴惠企助企。该县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推动服务窗口前移,将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事项下放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建立“乡镇(部门)负责人开门办难事”制度,各乡镇、各部门每两周开展一次“开门办难事”活动,确保群众的难事和办不成的事件件妥善解决;优化“办不成事”窗口服务,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兜底服务,群众开店“零门槛”、企业入市更便利。同时,建立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联制度,实行“一个好的营商环境、一批好的优惠政策、一个项目服务工作专班、为企业算好一本经济账、一个7×24小时不打烊的热线服务电话”的“五个一”项目服务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和堵点,全方位、全周期服务项目建设;常态化入企帮扶,建立县四套班子帮扶企业机制,定期举办“早餐会”“下午茶”“夜沙龙”活动,深入研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组织“博士专家”团队为企业解答困惑,搭建了专家教授科研成果向企业转化应用的平台;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召开了政银企对接会、市农行金融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接会,9家金融机构与10个重点项目企业签订了4.91亿元的信贷支持协议。
聚焦重点行业,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该县聚焦主导产业建链强链,推动市场主体“强起来”。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明确了以高端装备制造、碳基新材料、现代农业、文旅康养融合“四梁八柱”产业链,规划建设“洪洞白色家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市级专业镇,谋划打造文旅小镇、富硒小镇、中药材小镇、中医康养小镇、艾草小镇等特色专业镇集群经济。快马加鞭招商引资,先后赴四川、上海、山东等地对接项目,举办了“聚乡贤、叙乡情、话发展”新春恳谈会、热点临汾·华人老家根祖圣地招商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3个,签约额40亿元。聚焦数字经济就业创业,推动市场主体“多起来”。围绕数字经济和电商产业发展,率先在全省完成了“华夏硒谷”乡村e镇建设,为市场主体集聚提供了稳定的平台和载体,通过常态化新媒体短视频培训和新型商业带头人培育,进一步推动就业创业。聚焦文化旅游推介宣传,推动市场主体“活起来”。积极抢抓“大旅游”“大发展”时代机遇,围绕“一地+一园+40个精品景点+N个特色街区”的全域旅游格局,积极培育非遗文创、小吃餐饮、特色民宿、休闲娱乐、研学旅居等业态市场主体。秉承“办好一个活动,带活一座城市”的理念,精心策划举办了“2023年洪洞大槐树寻根问祖旅游季系列活动”,在人民日报社人民网一号演播厅举行活动发布会,高水平举办了洪洞全域旅游推介会暨旅游线路推荐会,文旅品牌热度持续攀升,市场主体紧跟文旅消费升级新趋势,呈现繁荣火爆景象。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