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把握“三无”“三可”要求,坚持所有审批事项办理都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那么,市能源局作为“获得电力”指标牵头单位,如何拓展“获得电力”改革成效,助力全市民生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鹏。
“今年以来,我们持续打造‘阳光业扩’办电品牌,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深化‘获得电力’改革,助力‘获得电力’指标再提升,实现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工作再上新台阶。”刘鹏介绍,市能源局以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核心理念为指导,推动业扩报装“三零”“三省”服务、政务信息互联互通、服务手段智能化、电能质量精益化管理,全力打造“阳光业扩”营商环境主题服务品牌。今年以来,全市完成接电容量235.09万千伏安,同比增加37.72%。
在“获得电力”流程方面,我市进一步压减环节、精简资料,将非重要高压客户和低压非居民办电环节压减为3个和2个,将高、低压客户报装申请资料分别精简至3项、2项;简化供电方案审批程序,落实“先接入、后改造”要求,推行供电方案现场答复,并主动对接“三个一批”“市四套班子包联”重点项目用电需求,确保重点企业用电无忧。
在“获得电力”耗时方面,我市实行办电业务限时办理,有效杜绝业扩报装超时限及体外流转;加快业扩配套工程进度,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按照节点倒排计划;推动业扩报装工单“主人制”,全市1305名客户经理对业务办理进度负责。
在“获得电力”费用方面,我市推行“三零”服务助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对160千瓦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伸电网投资至客户红线,充分满足小微企业用电需求;清理规范报装收费项目,制定“业扩报装不收费清单”,明确严禁向客户收取17类收费项目,组织各供电公司开展专项清理活动,确保办电环境“干干净净”;有效压降客户办电成本,高压客户优先采取公用线路供电方式,免费提供典型设计图集,帮助企业客户压减工程造价、降低后续运维成本。
“通过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优化停送电计划安排、压降故障停电频次,全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刘鹏介绍,我市全面推广智能配变终端,依托配网可视化系统,实现快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科学合理制定停电计划,大力推行不停电作业,最大限度减少停电对用电企业生产的影响;压降故障停电频次,开展配电线路隐患排查治理专项工作,及时发现缺陷隐患,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此外,我市电价公布、电费收缴、业扩报装等供电服务透明高效,督促供电企业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实施办法,通过门户网站、“网上国网”、95598网站、供电营业厅等线上线下渠道,主动公开供电服务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环节时限、价格标准等信息,如电力价格发生变动,提前一个账单周期告知用户,并将电网检修计划及时精准通知到户。
刘鹏介绍,今年以来,我市设立政务大厅电力窗口,全面推行“互联网+”营销服务,推动政企信息融合共享,实现身份证、营业执照数据自动获取。
“我们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善作善成抓好工作落实,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刘鹏说,下一步,全市能源系统将做好配电规划建设,将城市配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持续打通政务服务平台,尽快实现用电报装业务等相关材料相互共享,减少用户准备报装的材料数量、时间等,提高用户电力“获得感”和“满意度”,为持续创优营商环境贡献能源力量。
记者 柴云祥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