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一泓清水入黄河”开启“绿”动引擎

2023-08-17 09:16: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6月8日下午,“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及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开工仪式在临汾侯马召开。 郭民宪

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水回用工程现场。记者 刘超

霍州市汾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现场。记者 李虎威

浮山县龙渠河滨河治理工程现场。记者 刘超

侯马市汾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现场。记者 李虎威

临汾市区汾河段,水清岸绿风光美。记者 李虎威

  临汾新闻网讯 烈日炎炎,热浪滚滚。

  乡宁县龙鼻村农村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备刚刚完成安装,施工人员便投入到对下一步施工优化方案的探讨中,奋力加快建设步伐;浮山县响水河一角,一台挖机来回摆臂收拢河道弃渣,成排的渣土车等待装运清理,水清河畅景象初具雏形;尧都区贾得新兴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材料运输车往返穿梭,几台钻机隆隆作响抓紧钻井,施工现场忙碌而有序……

  自6月8日以来,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各项工程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扬鞭奋进鼓点急、工程建设热潮涌,为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见效上走在前作表率,蓄势扬帆,笃定前行。

  8月11日召开的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临汾市委关于奋力推动“四个方面走在前作表率”的实施方案》,提出我市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见效走在前作表率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进一步激发出全市上下积极谋事、主动干事、奋力成事的信念力量。

  勇担使命 走在前作表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莅晋考察,足迹遍布沿黄四市和沿汾六市,对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系统部署,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推动,多次深入汾河流域调研,把从根本上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作为我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的核心任务,并于6月8日召开了“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及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开工仪式。

  省委书记蓝佛安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践行领袖寄予山西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保护好汾河母亲河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治黄史和三晋儿女治汾史上的优秀精神,秉持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三晋人民治水兴水的历史担当和魄力,努力把“一泓清水入黄河”打造成为润泽三晋大地、福荫子孙后代的世纪工程,为黄河永续造福中华民族作出山西贡献,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筑就更加有力的生态保障。

  “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的召开,郑重宣示了我省坚定不移推动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鲜明态度和信心决心,既是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下达的总攻令、吹响的冲锋号,也是对临汾的激励和鞭策。全市上下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提振大干实干精气神,尽锐出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跑出工程建设“加速度”,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作出临汾贡献。

  6月6日至9日,省委书记蓝佛安深入我市隰县、蒲县、洪洞县、古县、安泽县和翼城县调研期间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实施见效上走在前作表率。

  殷殷期许牢记在心,绵绵关怀催人奋进。我市举全市之力抓实抓好这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的“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牵头抓总、统筹谋划,大事难事随时研究、及时解决;市直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精准出击、对口服务;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当好“施工队长”,一线办公、一线指挥、一线协调,确保工程建设有力有序扎实推进。

  系统谋划 优项目重成效

  “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从根上治、全面治、流域治、生态治、系统治,才能推动全流域生态修复,促进人水和谐发展。

  我市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围绕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涵养等工作,把凡是有利于水环境改善的、凡是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凡是有利于水生态修复治理的项目全部纳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大盘子。

  现阶段,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项目涉及全市17个县(市、区)、临汾经济开发区和10个市直部门,全市上下将围绕源头治理,重点抓好新建管网及雨污分流改造、工业园区废水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实现入河污染减少见效;围绕提质改造,重点抓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化治理及支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建设,实现出水水质净化见效;围绕河道整治,重点抓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实现内源污染降低见效;围绕再生水,重点抓好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建设,实现生态循环利用见效;围绕科技监管,重点抓好补齐科技治污短板工程建设,实现治污能力提升见效;围绕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改善见效……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以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早日实现。

  我市“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施工总工期3年(2023年—2025年),按照进度计划,2023年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后十”;2024年全市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优良;2025年确保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措施,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

  6月初,襄汾县汾河干流生态项目施工现场机声隆隆,挖掘机、铲车有序作业,工程运输车来往穿梭,作业面层层铺开,多点位同时施工,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繁忙有序的景象;

  6月22日,尧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贾得新兴产业园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连续多天超3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着大地,项目建设者头顶烈日、挥汗如雨;

  6月26日,浮山县响水河(洰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现场,一台挖掘机左右摆臂收拢着河道弃渣,一辆辆渣土车有序进出清理渣土,施工人员零星散布在河道两岸,或指挥施工、或舞动铁锹;

  …………

  前期手续相继办结、施工现场繁忙有序、建设进度日新月异……随着一个个工程项目的高效推进,发展的浪潮扑面而来。

  统筹推进 谋全局破难题

  “一泓清水入黄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工程,也是兼具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

  面对点多面广且牵头单位、责任主体众多的实际,我市全力出击、高效推进。

  ——成立了“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明确了市直有关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出台了会议、调度、通报、督办、报送闭环工作机制,在建设用地、项目融资、技术人才等方面,集成要素、强化保障,全力确保各项工程扎实有序推进。

  ——要素保障是工程建设快速推进的基础。我市在建设用地、资金筹措、技术人才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统筹各级各部门力量,深入挖掘盘活可利用资源,精准破解“用地难”等问题;推动生态修复领域高端人才、技术人才、产业工人向工程集聚,优化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作业水平,确保各项工程早完工、早见效、早受益……

  ——项目资金是工程高速高效建设的基础。面对资金筹措上的种种困难,我市不断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在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各类专项资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一般性债券、绿色债券等的同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工程建设,保障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同时,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强政银企对接,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了解企业融资需求,落实金融支持政策,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保障。为全面压实压紧责任,市、县两级工作专班对“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进行了全面细致梳理,形成了清单化、项目化落实方案。各级各相关部门主动认领任务,进一步加强了部门之间的配合,畅通了工作环节,有效加快了工程进度。同时,我市严格按照省委书记蓝佛安提出的“七个决不能”工作要求,树牢“耕地保护红线不能碰、生态保护底线不能碰、党纪国法高压线不能碰”的理念,奋力把“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生态工程、廉洁工程。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当前,我市正坚持调水、截污、清淤、绿岸一体实施,统筹兼顾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以超常规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奋力书写着“造福人民幸福河”的临汾答卷。

  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