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法治建设工作综述

2023-02-04 09:41: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街头文化墙上一幅幅生动的法治宣传画、政府部门高效依法履行职能、司法机关公正执法依法办案……行走在平阳大地,处处能感受到我市法治建设工作脚踏实地、步步向前的强劲动力。

  2022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共识,真抓实干,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 合力奏响法治强音

  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率先垂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治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强化领导干部自学,主要领导先学一步、深学一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上率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临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临汾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2022年度工作清单》。各级党委坚决扛起对法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扑下身子抓落实,确保全面依法治市各项工作高标准推进。

  市委、市政府将法治建设纳入《临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临汾市“十四五”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划》、2022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党组工作要点,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确保法治建设重大部署、重要任务、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服务发展大局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过去的一年,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主任,各市委常委任副主任的优化营商环境委员会,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牵头主抓、行政审批局推动落实、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体系,出台实施方案,着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

  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法院为市委“1355”战略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等制度举措,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提供“立、审、执”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诉累。全市行政审批系统立足工作实际和服务窗口特点,探索为民服务、惠民利企新举措,开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打通政务服务“肠梗阻”,实行一窗受理、两类研判、三级响应、四项机制的工作方法,为企业群众解答、解决办事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办不成事”窗口累计受理29个事项,帮助企业、单位5家,服务群众800余人次,好评率达100%。

  推动良法善治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过去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2022年立法计划,列入项目24件。规划既有紧扣生态文明、民生和社会领域保障项目,又有体现提升城市整体品位及生活质量的项目。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突出务实管用提升立法质量专项行动”,按照立法计划,列入年度计划的3件法规都已启动,《临汾市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草案)》已于2022年11月3日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22年12月9日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批准通过。《临汾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临汾市岩溶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草案)》已于2022年11月3日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初审。

  规范权力运行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过去的一年,我市着力强化法治政府示范创建的引领作用,印发《关于2022-2023年在全市开展省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持续激发法治政府建设内生动力,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省市实施方案的落地落实,共同推动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为促进依法决策,提高重大行政决策质量和效率,我市制定了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在市政府网站公示。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依法规范政府职能履行,完善市县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初步建立起“上下联动、分级负责、运行顺畅”的运行机制,结合动态管理办法,及时调整更新权责清单,切实优化职权运行。

  2022年,我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协调监督,市级整合组建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城市管理、应急管理、规划和自然资源、卫生健康、劳动保障等10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队。各县(市、区)实行“局队合一”体制,乡镇(街道)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执法队伍,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执法协作联动机制。按照《临汾市行政复议改革实施方案》,市县两级均已核定人员编制,落实复议工作机构、工作场所、工作经费,完成行政复议职责整合,实现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审理、统一决定”的工作模式,全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

  深化司法改革 确保公正高效权威

  过去的一年,市中级人民法院构建审判制约监督体系,设立四个专业法官会议,强化专业法官会议的案件过滤功能和审判委员会的案件指导功能,构建主审法官审理、合议庭评议、院庭长监督、专委会把关解难、审委会研究决定的案件审判监督管理新格局。市司法局开展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全面评查,书面审核7个鉴定机构、82名鉴定人、5名申请从事鉴定人员的评查资料。市公安局出台相关意见,统筹规划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执法责任体系改革等公安法治改革重大部署。

  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开展“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基本形成政法机关引领规范、党政机关示范带动、人民群众积极响应的破解执行难新模式。全市3批71件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全部执结,执行到位金额4884.99万元,如期实现“清零”目标,涉农民工、涉银行业金融机构、涉黑恶刑事财产、涉村居“两委”等四类执行案件执结率均达到100%。

  强化普法宣传 深化民主法治建设

  过去的一年,我市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印发“八五”普法规划,统筹推进全市法治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三下乡”、防范非法集资等主题法治宣传,确保普法工作不留死角。

  我市大力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促进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融合发展,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打造一批行业系统特色突出、免费开放式的法治宣传教育阵地,共命名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等26个单位、机构、场所为市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我市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推进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三大平台融合,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的免费法律服务,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春风化雨、法润人心;世纪征程、波澜壮阔。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法治临汾建设阔步前行,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临汾篇章贡献法治力量!

  记者 李永军 白洁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