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在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志愿者李艳、张娜妮的引导下,尧都区时代风华特色学校四年级三班48名同学快速围成一个U型大圈,同时所有人伸出右手,比出爱的形状,张娜妮跑向每一位同学,与他们相互比心,学生们的热情被瞬间激活。
9月21日,一场以《遇见自己,不一样的美丽》为主题的小学生心理健康团辅课在时代风华特色学校大礼堂如期举行。
整堂课别出心裁,李艳、张娜妮以“微笑握手、寻找新我、积极暗示”为线串联课堂,在她们的口令下,男生、女生纷纷拥抱,同学们得到放松,也感受到了相互间的温暖与关爱。
李艳、张娜妮借助两张白纸、一支彩笔,点拨引导,让学生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如一缕阳光透过窗照进屋子般暖人心,帮助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孩子们在充满温情和感动的氛围中“播种”梦想。经过这堂直击心灵的课,学生们汲取到了全新的能量。
短短90分钟,这堂团辅课以积极的视角、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在“看见”和“对话”中成长,启发学生从外部资源、内在信念、解决问题能力三方面进行自我赋能,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既宣传了心理健康常识,也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人格。
“今天这节解压赋能课,让我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重视,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更及时地发现孩子们的情绪波动,进一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时代风华特色学校四年级三班班主任侯桂峰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凸显,守护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十分迫切的社会课题,为青少年系好心理健康的‘安全带’刻不容缓。”市卫健委疾病与预防控制科科长、社会心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韩勇彬介绍,近年来,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办法已落地,将持续推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2021年10月22日到12月10日,我市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服务课程,该活动覆盖全市17个县(市、区)的34所中小学校,实现了心理服务普及由“亮点”向“光源”的转变;2022年,在全市17个县(市、区)64所中小学中,同步开展了线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会,并进行了2022年秋季师生心理健康线下普测工作;2023年,我市签约搭建了医校合作交流的重要桥梁,积极推进双方优势资源融合发展,深化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问题的了解,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医校共建”朝着常规性、特色性和规范性发展。
目前,全市1282所中小学校、8所特教学校均已实现心理咨询室全覆盖。全市有5所高等院校设有心理咨询服务室,配备了专职心理服务技术人员13人,可正常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