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医”路前行 ——“全国最美医生”贺星龙的新故事

2023-10-10 09:23: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龙龙的好,说都说不完……”

  “就有一点不好,从来不在乡亲家吃饭,怎么留都留不住!”

  说起贺星龙的好,大宁县太古镇乐堂村的乡亲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从20岁挎上药箱起,贺星龙就一头扎进莽莽大山,笃行不怠;执着的信念和坚定的守护让他屡获殊荣,近年来,先后荣获“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抗击疫情工作中成绩突出嘉奖”“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最美医生”“白求恩奖章”等荣誉称号,但走村入户为乡亲们看病,依旧是他矢志不渝的功课。

  贺星龙担任乐堂村党支部副书记后,如何为村民排忧解难、如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成了为百姓看病之余最牵挂的事。

  “我还是我,什么时候都是一名乡村医生”

  8月22日下午,一辆面包车疾驰在盘山公路上,贺星龙正在前往离家60里外的白村,为一位卧床多年的患者置换尿管,纵然大雨如注、路窄且滑,贺星龙依然一路向前。“这里路很陡,我早就习惯了。谁也有碰到困难的时候,都是老病号,看病还是习惯找我,能帮的咱就帮一下。”

  获奖、出名、被外界关注,虽然众多光环加身,但贺星龙谦恭地说:“我还是我,什么时候都是医生。”贺星龙的事迹传开后,他成为从山里走出去的“名医”,可当外面美好的世界朝他招手时,贺星龙却转头又扎进了养育他的大山。“医生的成就感,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在哪里当医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哪里最缺医生。”贺星龙怎么也狠不下离开家乡的心,依旧不避寒暑、疲劳、风险,踏霜踩露出,披星戴月归,毫无推托和厌倦,全心全意为乡亲们看病。“几十年都习惯了,一天不见这些老人,心里就不踏实。”

  人生不可复制,但力量可以传承。曾经贺星龙用一根扁担,挑出4600名百姓健康的希望。如今,这根“扁担”也后继有人,贺星龙被多所院校聘为客座教师,在他的事迹影响和感召下,一批批年轻的医生前往深山,守护那里百姓的健康。新的党员学习基地在这里挂牌,一位位青少年来到这里接收榜样的洗礼,点点星火正在燎原。

  “贺叔叔是我心中的英雄,也是我学习的榜样。”大宁县城关小学的单瑜彬在贺星龙的身上感受到了一个农村青年的朴实无华与知恩图报,看到了一位乡村医生的敬业和奉献,认识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单瑜彬用贺星龙的事迹参加了全省的演讲比赛,他想把贺星龙的事迹传播出去,把榜样的精神传承下来。

  从8月7日开始,整整5天时间,乐堂村卫生室挤满了前来看病的村民。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师生来这里为乡亲们按摩推拿看慢病,接到贺星龙的通知,周围村子的百姓都过来了。看病之余,这些医学生们参观了乡村卫生事业发展史展览,了解贺星龙的出诊足迹和服务百姓的信念。

  如今,一座集党员教育培训中心、乡村卫生事业发展史展览、健康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正在乐堂村拔地而起,贺星龙的事迹正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

  “村里的事就是我的事”

  中秋时节,乐堂村200余亩熟透的“宁脆”苹果,换上“红妆”,挂满枝头,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致富水果。从翻山越岭全靠走,到条条公路盘山间,以前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耕于这片热土之上,贺星龙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世人,这片黄土充满着无限的希望。

  看似软糯温柔,但内心却坚如磐石,有了改变大山、建设大山的志向与本领,贺星龙发自肺腑地要带老乡致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贺星龙最关注的问题就是修路。“之前不通路,给治疗带来了隐患,也让致富有了阻力。”村里的路坏了,贺星龙发挥自己的好人缘,发扬愚公移山、滴水穿石的精神,挨家挨户动员,在他的争取下,村里的路修通了。

  乐堂村地势高、昼夜温差大,作为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致富领头人,贺星龙带领村民引水、栽树,以“宁脆”苹果为龙头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苹果、核桃等经济果林200余亩。如今,贺星龙更成了“宁脆”苹果的代言人,每次外出都会带上一些,推销家乡的农副产品,拓宽致富渠道。

  “村里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贺星龙最牵挂的第三件事,就是村里的13户五保户,对待这些老人,他比谁都上心。不仅免收他们的医药费用,还隔三岔五送米送面,每到团圆时节,贺星龙还为这些老人买新衣送饺子,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信服。

  “没有健康一切都是零,看病就医不仅是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有力手段,也是全面小康的基础。”贺星龙立足“小病在乡村解决”的目标,将健康科普的端口前移。现在,村里标准化卫生室里设备一应俱全,基础药品达到60种以上,完全满足周边乡亲们的就诊需要。配有检测仪器、大屏幕上播放着健康教育视频、书架上陈列着保健书籍的健康小屋,已成为村民常态化健康指导的重要平台。对于个别人口较少的乡村,贺星龙利用信息化积极创造条件,购买了50多台远程摄像头,安装在黄河边上的村庄还有两个卫生室,方便患者远程问诊取药,他还购买了几十台血压计,一村放一台,方便大家量血压。

  前不久,贺星龙发现一位72岁的老人记忆力明显下降,因为老人有2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半年前还突发脑梗,贺星龙便通过微信,立即与北京专家联系,及时对其进行干预。

  现在交通也方便了,但有不方便来卫生室的,贺星龙仍然上门。

  勤耕,土地将馈以丰饶;笃行,成功必跬步千里。一个药箱,23年坚守,贺星龙披荆斩棘、步履不停,用心诠释了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坚守的背后是一个普通的村医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有志青年谱写的一首动听的青春之歌。

  记者 闫晏宏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