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10月26日是我省第27个环卫工人节。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广大环卫工人坚守岗位,守护城市美丽,用实际行动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作出了贡献。
扫帚簸箕是他们的工作伙伴,披星戴月是他们的工作常态。他们与夜同行,让城市在喧嚣中回归宁静;他们与晨共舞,让城市在洁净中开启新篇;他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勤劳绘就美丽;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汗水书写奉献。
“我的付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保持公厕干净整洁,方便大家使用,就是我工作的意义。”市区85号公厕管理员张小慧告诉记者。
走进85号公厕,地面干净、环境整洁、设施有序摆放,让人感觉十分舒心。墙上挂着的意见簿上,写满了对公厕管理员的感谢和对公厕的好评。
今年41岁的张小慧已经在公厕管理员的岗位上工作了3年,在大多数人看来,公厕管理员的工作又脏又累,张小慧却不觉得辛苦。
每天22时左右,张小慧与同事们便开始对公厕进行冲洗,同时将体重秤等公共设施收回到第三卫生间。早6时前,再将洗过的门帘挂好、体重秤等摆好,接着便擦洗隔板、墙壁、镜子、窗台等,不放过每一个角落,让公厕以最佳形象展示在市民面前。
“我曾经问过孩子,做这份工作会不会让他觉得不够体面,孩子坚定地对我说不会。他说,正是因为有了我的付出,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环境。”儿子的肯定让张小慧干劲倍增。
公厕作为公共场所,每天来往人数众多,这也要求公厕管理员们除了早晚正常的清洗打扫外,还要经常留心每个卫生间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打扫,确保干净整洁。
“每每听到大家说‘还是咱临汾的公厕好’时,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张小慧说。
“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伴随着一声声“前方清洗作业,请您避让”的提示语,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冲洗湿扫作业大队工作人员常益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常益伟在湿扫岗位上工作两年有余,日常负责市区解放路、鼓楼南大街、银河巷、七中巷及印染巷的湿扫工作。除了正常的接水和排水外,大部分工作时间他都是在车上度过的,一块小小的操作屏成了他最默契的“搭档”。
湿扫时,湿扫车紧贴着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边缘开展作业,常益伟不断通过后视镜来判断清洁情况,随时调整。“我们这个工作需要集中注意力,一方面是避让行人,另一方面是观察清洁情况,保证作业质量。”他说,“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机动车主主动减速让行的情况,每次都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湿扫作业需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气温特别低时,常益伟会将工作时间调整到临近中午、气温比较高的时间开展作业,防止路面结冰。
谈及刚入职时的故事,常益伟说他跟着师傅学习了两个月,现在,他同师父一道,一直在环卫岗位上坚守着。手把手、传帮带,一代又一代的环卫工人用最朴素的方式不断为环卫事业添砖加瓦,守护美丽城市。
“这几年临汾的变化很大,街道越来越干净,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特别开心。”常益伟笑着说。
“看见干净整洁的路面,心里就高兴”
驾驶一辆电动车,载着扫帚、夹子等工具,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西城环卫所环卫工人张翠兰每天多次往返于市区鼓楼北大街。对她而言,鼓楼北大街的一砖一瓦,再熟悉不过了。
环卫工作服,张翠兰一穿就是22年。每天凌晨3点,她总是准时到达工作地点,开始普扫工作,直到6点多结束。短暂休息后,继续投入保洁工作。“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孩子觉得我辛苦想让我休息,但我已经习惯了这份工作,而且每天还可以和同事们聊聊天,觉得很开心。”
白天工作间隙,张翠兰会把电动车暂时停靠在路边。看着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听着过往市民对整洁环境的夸赞,幸福感油然而生。
“秋天落叶的时候,我们的工作量会大一些,但是看见干净整洁的路面,心里就高兴。”张翠兰挥动着手中的扫帚,先将落叶扫到一起,再通过簸箕把落叶倾倒到车上的垃圾袋里,这样的操作流程张翠兰已经驾轻就熟。不一会儿,街道又恢复了干净整洁的模样。
“通过我的努力,擦亮城市的颜值”
市区向阳西路上,一辆小型清洗车缓缓前进,市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路面清污管理队队员郑彩婷跟在车的后面,双手拿着高压水枪,对准地面进行冲洗工作,偶尔有污渍溅到衣服上,她也毫不在意。
今年是郑彩婷在环卫岗位上工作的第4个年头,现在她主要负责向阳西路的清污管理工作。“向阳西路上的餐饮商户比较多,工作的难度主要在油污的处理上。我们一般是用火碱和钢刷来处理,有时候一块污渍需要‘较劲’很长时间。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擦亮城市的颜值。”
守护着精品示范街的形象,郑彩婷要求自己的工作也要做到“精品”。从早到晚,她与同事们不断巡查;下班后,接到清理通知的她也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对污渍进行清理,忙碌已然成为了他们的工作常态。
在郑彩婷看来,团队的配合也十分重要。她说:“我们是3个人一组,分工时会根据各人不同的性格、习惯搭配,这样干起活儿来更高效。”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的夏天,有一天天气特别热,我和同事们正在鼓楼北大街上清理污渍,附近的一位蛋糕店店主给我们送来了水果茶,当时心里特别温暖,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关爱。”时至今日,提起这件事,郑彩婷的话语间都是感动。
记者 刘静 安月琦 曹燕 任超杰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