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现场人头攒动。 记者 李 静 摄
向村民普及科学锻炼方法。 记者 李 静 摄
临汾新闻网讯“我妈妈王梅英在1944年离开了东湾村参加革命,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惦记、关心、支持着家乡发展。今天,妈妈捐赠的‘康复健康小屋’投入使用,就是要延续她为人民服务、造福父老乡亲的遗愿,让乡亲们可以就近看病、免费看病。”11月23日上午,在洪洞县广胜寺镇东湾村徐浩辉卫生室,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中国志愿医生发起人凌锋在“王梅英康复健康小屋”捐赠仪式上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
当天,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康复健康小屋”启动暨中国志愿医生山西洪洞站义诊活动举行。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中国志愿医生团队等参加活动。
王梅英出生于洪洞县东湾村,曾是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老战士,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一生医治了大量病人,让数以万计的人们重见光明。临终前,她将自己的财产捐给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在东湾村捐献一个“康复健康小屋”,用于服务当地群众。
活动现场,举行了“王梅英康复健康小屋”捐赠及项目启动仪式,凌锋、张潞萍为“梁建涛专家神经外科工作站”、“康复健康小屋”授牌,凌锋和洪洞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向辉为“康复健康小屋志愿者医生”授牌。
中国志愿医生代表景文记表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们中国志愿医生团队一定会把先进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带到健康小屋、带到群众身边,一起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健康。”
随后,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天津市静海区台头镇卫生院、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汾市人民医院、洪洞县山焦医院的12位医生进行了庄严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志愿医生,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们的职业;不取报酬、全力奉献是我们的情怀。我们的任务是:扶困、义诊、救灾、援外……”
启动仪式结束后,中国志愿医生团队兵分两路,一支队伍留在东湾村开展义诊活动,另一支队伍前往洪洞县人民医院进行“梁建涛专家神经外科工作站”挂牌,并指导该院神经外科开展诊疗活动。
凌锋是世界知名神经外科专家,亚太地区介入神经放射与治疗联合会终身荣誉主席,是我国第一位神经外科女博士、我国介入神经放射学奠基人,创立了我国首个神经介入中心。她还是我国医疗领域慈善公益的代表性人物,创办了被评为最高信用级别5A级的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是“中国志愿医生”“康复健康小屋”“平安村医”等公益项目发起人和践行者。尤其是2017年她倡议组建了中国医师协会医师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启动了“中国志愿医生行动”,精准支持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建设、救助弱势病患群体、积极推动医疗援外工作,目前已注册志愿医生6500多人,涉及38个专业,义诊3万人次,设专家个人工作站194个、“康复健康小屋”268个。
此次,凌锋回到老家洪洞,不仅根据母亲遗愿捐建“康复健康小屋”,而且引入中国志愿医生团队资源,对洪洞县从村诊所到县医院进行全面持续的帮扶支持。在洪洞县人民医院,由凌锋的高徒、“中国国之名医优秀风范”称号获得者梁建涛主任医师成立“梁建涛专家神经外科工作站”,这将为全县神经外科诊疗水平的整体性跃升,起到根本性的支持和支撑作用,为“健康洪洞”建设提供国家队水平的赋能和引领。梁建涛表示:“山西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洪洞县人民医院的这个工作站是我个人的首个工作站,今后我会来坐诊和手术,直接服务当地患者。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把当地医生培养起来,帮助医院神经外科建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让当地的医生能够持续提高医疗水平,也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当前,正值第二批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北京凌锋公益基金会“康复健康小屋”的启动和中国志愿医生山西洪洞站义诊活动的举行,正是该县实施方便就业、满意教育、健康洪洞、幸福养老、如家社区、智慧城市“六大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近年来,洪洞县大力推动“健康中国·洪洞行动”,取得显著成绩。洪洞被列为全省医疗集团医保基金按人头打包试点、全国“千县工程”试点、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试点,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全面启动创建“三级医院”工作。同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以各乡镇和重点村为单位,普及推广“健康小屋”建设工作,同步纳入健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在全县建设了49所“健康小屋”,为基层失能、半失能及其他需要康复、体检的群众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和优质服务。下一步,洪洞县将以全市开展“冬季行动”为契机,深入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建设更多的“健康小屋”,覆盖更多的乡镇,惠及更多基层医疗机构和人民群众,解决城乡居民医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记者 侯秀娟 王德政 李 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