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段时间,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持续高发,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叠加流行。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儿科门急诊量不断攀升,连续多日日均接诊量近千人次,住院病房收治量也持续处于高位。
面对这一情况,该院积极部署、高效统筹,在资源调配、人员配置、扩容提能等多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增开门诊、增设便民号、增派出诊医师、优化就诊流程、延长门诊服务时间、增加病床床位等多项举措,全力应对患儿就诊高峰,最大限度保障全市儿童就诊需求。
◆全院联动 合力迎战
12月8日,一走进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儿科门诊大厅,就听到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候诊区、诊室前坐满了等待就诊的患儿和家长。
“自11月中旬以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激增,儿科门急诊量持续攀升,最多的一天达到了1200人次,日均也在近千人次。”门诊部主任李贝贝介绍,“对此,院党委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患儿的就诊情况,多次召开多部门协调会议,结合实际、科学研判、精准施策,举全院之力应对就诊高峰,持续提升门诊服务能力。”
为保证诊疗的效率和质量,医院根据就诊高峰时段需求,及时增开门诊诊室、增派出诊医师,在正常工作时间基础上延长诊疗时间,最多时有9名医师同时出诊。同时,进一步强化急诊接诊能力,保证午间(12时至14时30分)、夜间(17时30分至隔天8时)的医护人员数量,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就诊。
为保障患儿就医顺畅,缩短等待时间,医院持续优化就诊流程。李贝贝说:“我们在门诊大厅、各诊室前增加了志愿服务岗,开展秩序维护、路线指引、就诊分诊等服务,协调解决就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为急危重症患儿开通绿色通道,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初诊和回诊患儿的就诊秩序,加强统筹调度,提高就诊效率。另外,我们还开通了互联网医院,为患儿提供线上诊疗服务,进一步缓解门诊压力。”
从现场就诊情况来看,虽然来人络绎不绝,但通过门诊部护士的热情指引和及时疏导,整个大厅秩序井然,就医流程顺畅快捷。等待回诊的家长张女士说:“别看人多,等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看上,效率还是挺高的。”
◆多措并举 保障救治
针对目前形势,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制定了完善的应对方案,各科室积极联动、通力协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各项诊疗工作有序开展,满足患儿检验、用药、输液、住院等多项需求。
“肺炎支原体检测,30分钟出结果;呼吸道5项检测,1小时出结果……”采血处,不断有家长带着孩子来采血、化验。检验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患儿检验需求激增,他们迅速在门诊一楼增设采血窗口,增加高峰时段的采血人员,加密每天的检验频次,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有效减少了患儿等候时间。
药剂科多渠道组织货源,确保所需药品供应充足,并将一些常用的止咳药、退热药、抗病毒类药物摆放在醒目位置,便于照单配药、及时拿取。输液区、雾化区也根据患儿需求,对相应的设备资源进行整合调配,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和移动式输液架,保障诊疗服务标准不降、服务效率不减。
随着患儿就诊量不断攀升,儿科病房也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各病区分外忙碌,护士们脚步匆匆地穿梭在病房、配药室、治疗室之间,按照医嘱为患儿配药、扎针输液或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同时为患儿提供拍背、排痰等护理服务。
儿二科护士长高桂荣说:“目前,我们科编制床位42张,实际开放55张,连续多天处于满床状态,常常是刚出院一批病愈的孩子,又要收治新入院的患儿。所有医护人员弹性排班、灵活调度,确保患儿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全面发力 守护健康
4岁患儿可可(化名)因持续高热、咳喘不止,从周边县医院转入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经完善检查明确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通过精准有效的治疗,病情开始好转。
“特别感谢这里的医护人员,他们真的很负责任,每天都仔细询问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科学护理,才让孩子恢复得这么快、这么好。”可可妈妈感激地说,“虽然住院的孩子很多,但每一个都能照顾到,他们为此忙得脚不沾地,真的很辛苦。”
“以往,一到冬天,多种病毒叠加流行,儿科就会迎来就诊和住院高峰。我们根据以往经验,提前做了多项准备,确保相应的医疗物资足量备用。”儿二科主任郭建光说,“目前,我们开启了高强度工作模式,主动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夜间急诊值班、增加病床床位等,能够有效满足患儿的就诊需求。”
不论是儿科门诊、病房,还是相关科室,处处可见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有条不紊地为患儿进行诊治护理,不厌其烦地向家长解释病情及用药,用温暖的双手安抚哭闹的患儿,用贴心的话语平复家长的情绪,用夜以继日的坚守构筑起守护患儿健康的铜墙铁壁。
使命在肩,勇毅前行。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医院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始终把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举全院之力做好各项诊疗工作,有效应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数量激增、门急诊就诊高峰等问题,让医疗服务有质量、有力度、有温度。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