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多部门联合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见成效

2025-07-14 09:36:18 来源:临汾新闻网  

进出场地必过的洗车平台

全面覆盖基坑的高杆喷淋

  临汾新闻网讯“不仅要关注施工现场,大门上这些泥土也得清理干净。”

  “扬尘治理不能只满足于六个百分百,要关注全流程管控。记住,我们的根本目标是杜绝尘土污染城市环境。”

  “边角死角必须全面排查,能清扫的彻底清扫,无法清扫的一律做好苫盖。”

  …………

  7月4日,记者跟随市安全评价中心工作人员走访市区建筑工地,实地检查扬尘治理情况。检查人员细致排查每一个环节,施工单位负责人现场落实整改,以往“灰头土脸”的工地焕然一新,呈现出干净整洁的施工面貌。

  这是4月25日以来市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联合检查行动的一个缩影。近三个月时间里,我市统筹多部门力量,开展多轮次联合检查,推动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水平显著提升,让城市环境“颜值”始终在线。

  锚定目标 系统部署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精准治污成为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建筑施工工地作为城市PM10、PM2.5等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源头,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关键环节。

  4月25日,我市印发《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抽调市住建、城管、生态环境、规划和自然资源等部门,以及尧都区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有关人员,成立专项行动工作专班,设立综合协调组、督导检查组、立案处罚组,通过细化职责、明确分工,为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构建起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方案》明确,专项行动时间为4月25日至7月31日,其间,市住建局、尧都区、临汾经济开发区分别牵头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三个联合检查组开展全覆盖检查,并根据省住建厅《房建市政工程工地扬尘治理检查评价办法》,对检查发现的各类问题,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落实到位,销号管理;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

  4月26日,《方案》印发的第二天,专项行动牵头部门——市住建局组织召开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专项行动部署会,并就房建市政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检查内容及要点等,为与会人员作了专题培训。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根据《方案》安排,迅速组成3个联合检查组,奔赴市直片区、尧都片区、临开片区开展检查行动。

  自此,市区80余个建筑施工工地的扬尘治理工作开始接受“检验”。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

  “行动中,施工单位都很配合,我们发现的问题几乎都实现了立整立改。”综合协调组组员、市住建局质量安全科科长孙振晓告诉记者,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在孙振晓看来,市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治理能够迅速取得成效,既得益于《方案》的有效指导,也离不开市直部门和尧都区、临汾经济开发区的贯彻落实——

  市住建局牵头的综合协调组,负责协调调度,每月对各检查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排队、通报约谈,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提出处理建议;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的督导检查组,负责监督检查,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办、督办、催办,持续跟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形成工作闭环;

  市城市管理局牵头的立案处罚组负责查处督办,严格按照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形成震慑;

  市住建局联合市政府办公室、市环委办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机动巡查督查,对工作落实或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约谈,严重影响工作的,移交纪委、监委追责问责;

  …………

  随着联合检查行动的深入,调度、落实、整改、督导、反馈、销号等措施逐渐形成闭环。

  6月12日,临汾市儿童福利院建设项目在接受检查时,存在硬化路面有浮土和部分裸土苫盖不严的问题。检查人员指出后,项目单位迅速行动,清扫路面、洒水降尘、苫盖裸土;

  7月1日,市区太和苑小区(住宅)项目三标段在接受检查时,存在硬化路面有浮尘未及时洒水冲洗的问题。问题被指出后,施工单位高度重视,立即安排人员清扫、冲洗,并举一反三,对项目现场人员、机械等难以清理到的“犄角旮旯”进行了全面苫盖;

  …………

  如今,行走在市区各建筑工地,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随处可见。焕然一新的工地面貌,既让工人们干得舒心,也让周边市民看得暖心。

  凝聚共识 积习成常

  7月4日9时许,记者来到市区十月城西区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洒水车正缓缓驶过,放眼远眺,物料堆放区也全部规整苫盖,施工现场整洁有序。

  “我们聘请了30名‘零工’专门负责苫盖、清扫、洒水,分三班倒,早上7点到11点半有一个班组,中午2点到下午7点有一个班组,夜间8点到次日凌晨4点还有一个班组。”项目经理米张磊介绍道,一直以来,他们始终重视施工现场的扬尘治理,在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六个百分百要求的同时,还自我加压,通过增加“零工”的方式,持续管控施工现场扬尘。

  当日10时许,记者来到市区兴业滨河壹号公馆东区项目施工现场,硬化地面干净整洁,加高的围挡不仅美观大气,也有效阻隔了扬尘。

  “在工地,喷淋是应对扬尘非常有效的办法之一。”项目经理崔杰介绍道,为提升扬尘治理水平,他们投资10万余元,在基坑周边安装了5个高杆喷淋系统。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扬尘,喷淋系统就会及时启动,形成立体防护。

  除了喷淋系统外,工地门口醒目位置,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连续监测系统直接显示着当前的数值,实时接受着住建部门的监督。

  记者在市区太和苑小区(住宅、商业)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

  施工场地内所有道路都已全部作了硬化处理,施工现场防尘布覆盖良好,电动洒水车不间断绕工地作业。

  “工地出入口作为进出工地的必经之路,是治理扬尘的重要环节。”项目经理张冰介绍道,他们设置了清洗渣土车等大型车辆的全封闭车辆冲洗平台,每一辆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都要“洗洗澡”。同时,他们还在入口处设置了挡水带,不让泥水流出工地,并安排值守人员检查进出车辆,一旦发现泥土,立即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

  “我是联合检查二组成员,市区80余个建筑施工工地我都跑过了。”市安全评价中心扬尘一室主任贾临勇说,经过近3个月的检查,他明显感觉到,市区范围内施工单位的扬尘治理意识普遍增强,几乎每个建筑施工工地都实现了专人清扫、苫盖、洒水。

  数月来,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监管人员动真碰硬,反复抓、抓反复;施工单位严格落实要求,多措并举抑尘……一系列精细化治理举措成效显著。市区建筑工地扬尘管控工作正成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助力。

  记者 刘 超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