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经济普查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经济普查,保障经济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15号),本条例于2004年9月5日发布。
二、这次普查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上有何突破?
答:本次普查将广泛应用部门行政记录,推进电子证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应用,采取网上填报与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查。
三、此次普查数据的报送方式是什么?
答:在单位清查阶段,普查员使用PAD、手机等手持电子终端采集清查对象数据;在普查登记阶段,采取普查员使用手持电子终端、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或手持电子终端)、部门报送及其他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获取普查对象数据。
四、此次普查各阶段时间安排是什么?
答:2022年为普查筹备阶段,主要是制定普查总体思路框架,研制普查方案和开展专项试点,部署投入产出调查等;2023年为普查准备阶段,主要是组建各级普查机构,开展综合试点,完善部署普查方案,研发部署普查软件,选聘与培训普查人员,开展单位清查等;2024年为普查组织实施阶段,主要是开展普查登记,组织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审核汇总并发布普查主要数据等;2025年至2026年为普查资料开发应用阶段,主要是建立普查数据库,编辑出版普查资料,开展课题研究分析等。
五、经济普查填报的数据会被泄漏吗?
答:不会!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发布普查数据。对在普查工作中的违纪违法等行为,依纪依法予以处理并加大通报曝光力度。
六、普查取得的资料可以作为奖惩依据吗?
答:不可以!普查中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奖惩的依据。
七、与以往普查相比,这次普查工作有什么变化?
答:本次普查最大的变化是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
八、什么是投入产出调查?
答:投入产出调查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每五年开展一次的大型基础性统计调查。开展这项调查可以了解掌握国民经济行业以及产品的投入和产出结构数据,是编制国家和地区投入产出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投入产出调查在逢2、7的年份开展,目前已顺利实施7次。
九、投入产出的调查对象是什么?
答: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部分生产单位。
十、投入产出的调查内容是什么?
答:投入产出调查指标多、分类细。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经营投入构成、购进材料来源、产品初次去向、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进口货物使用去向情况。
临汾市统计局 宣
校对 贾楠 弓小琴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