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古城镇:“蒸”出幸福生活

2023-01-22 09:30: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在襄汾县古城镇,每逢春节,当地群众都要准备精美的“石榴祈福花馍”,表达对新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春节临近,古城镇站李村民间艺人王文娟的家里十分热闹,全家人聚在一起,在欢声笑语中制作石榴祈福花馍。记者走进王文娟家中,观看石榴祈福花馍制作流程。

  王文娟是市级非遗“太平面塑”传承人。每年进入腊月过了小年,她和家人都会一起赶制石榴祈福花馍。

  石榴祈福花馍的制作有一套严格的工序,发酵、揉面、捏花、蒸制、上色,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花馍制作中最难的当属“捏花”,这也是花馍制作最值得欣赏的地方。只见王文娟通过捏、搓、揉、拽、剪、贴等多种手法,做出石榴、花叶等形象。这些造型各异的花馍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生活“蒸蒸日上”的美好期望。

  面案上,一把小剪刀、一根筷子和一个小梳子是王文娟制作花馍的“灵魂搭档”。只见她手托一块面团开始揉捏,反复揉捏8次后,硬邦邦的面团上已十分平滑。这里没有任何图样,全凭她的手艺,不一会儿,一个形似石榴的雏形开始显现。她右手拿着剪刀一挥,左手拇指快速一按,再用小梳齿儿一压,一片片石榴瓣儿就成型了。接下来是剪石榴籽,这个环节最考验用剪刀的功夫,手既要托得稳,还要剪得又快又匀。一个中型的石榴祈福花馍,光是石榴籽就得剪出300多个,每个籽的宽度控制在3毫米左右。王文娟是家人眼中的“快剪手”,她剪石榴籽仅需20分钟。

  王文娟告诉记者,制作一个中型石榴祈福花馍最少需要两个小时。为了让制作效率高一些,全家人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刻字,有的负责捏花,有的负责做花馍的莲花底座。他们配合紧密又高效,在谈笑声中,一个个普通的面团就变成了活灵活现、造型别致的艺术品。

  石榴祈福花馍成型了,这还不算完。醒馍也十分关键,要掌握好时间和温度,确保不变形、不干裂、湿润光滑。蒸制时更要控制好火候,蒸出的花馍才能熟透而又不变形、不起泡。最后一步是“上色”,色彩丰富的颜料,在伴有温度的花馍上更容易附着也更加艳丽。经过大家的巧手制作,一个个精美的石榴祈福花馍就完成了。

  制作好的石榴祈福花馍,王文娟会统一放在“冷房”进行存放、阴干。这里是花馍的聚集地,各式各样的花馍上还镶嵌着不同的字样。

  “今天一上午我就接到了周边顾客打来的10多个电话,现在的订单已经排到了正月十五。过年也就休息两天,正月初二就开始干活。”王文娟笑呵呵地说,做花馍的过程,满满都是儿时的回忆,有了花馍,就有了年味。

  “现在年轻人学做花馍的越来越少了,平日里我会不定期给村里的妇女义务授课,我要把这个手艺传给更多的人。”说起花馍的传承与未来,王文娟信心满满。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