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村生态主题游园一角
政通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一角
临汾新闻网讯 五月的新田大地微风轻拂,草木翠绿。潺潺清流缓缓淌过汾河、浍河,水波荡漾、涟漪朵朵,举目远望,只见水天一色,宛如一幅油画。
这一美景呈现,离不开侯马市广大干群对家乡环境的守护,更离不开“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源头治理。
以上率下 统筹推进
2023年6月8日,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及工程开工仪式在侯马市举行。作为大会举办地的侯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列为“一号工程”,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汾河、浍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举侯马市之力推进各项工程建设,致力于汾河、浍河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2023年6月12日,侯马市委书记吴勇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传达学习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大会精神。吴勇在讲话中说:“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誓师动员大会在我市召开,全市人民备受鼓舞。我们一定要牢记领袖嘱托,在全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随着这次会议举行,侯马市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各分管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总专班成立,构建起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该市还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侯马市委书记、市长深入施工现场调研指导,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分管领导按照职责分工,负责项目推进,通过召开项目调度会、现场协调等方式,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项目责任单位紧盯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打响工程建设攻坚战……
“2023年,我市就把‘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纳入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部署‘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侯马分局负责人高文郎告诉记者,侯马市掀起了高质高效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建设热潮。
——压实责任、统筹推进。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紧盯项目建设关键环节和节点,坚持日调度、周报告、月总结制度,以实际工作成效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目标的实现。
——加快进度、破题攻坚。强化项目进度保障,突出破题攻坚。专班长全程紧盯项目,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推动未开工项目尽早开工;加强统筹调度,上下联动协调,及时解决开工项目的难点堵点,推动项目早日完工;强化跟踪服务,督查室跟进监督,加快完工项目验收进程,推动项目早日投入使用。
——确保质量、严格管理。健全工程项目建设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明确项目“任务书”,制定“横道图”,以日保周、以周保月,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争取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深入研究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方向,抓住政策窗口期,全方位谋划项目,针对性拓宽资金争取渠道,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项目提质提速提效。
截至目前,侯马市10个“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省定项目已全部开工,其中5个项目已完工,5个项目正在实施。10个项目估算总投资29.27亿元,已到位资金15.07亿元,累计支付13.14亿元。
保质保量 合力攻坚
侯马市2023年度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是该市正在实施的一个项目,建成后将基本实现侯马市建成区范围内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全覆盖,有效解决雨污混合溢流污染问题,极大缓解城市内涝和污水处理厂处理初期雨污水压力,降低污水处理成本。同时,雨污分流还能保障汛期群众生产生活有序进行,对改善区域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有积极作用。
4月30日,记者来到正在进行雨污分流施工的晋都路,道路南侧每隔一段距离,都能看到被绿色围挡圈起来的施工现场。
“我们这个工程主要是在道路两侧布管,为了不影响群众出行,只能一侧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另一侧施工,仅1000米的道路就得分好几个路段进行。”侯马市住建局副局长张涛介绍,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他们安排了专人驻守工地,并与园林、管线等单位,以及乡、街道提前沟通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以多方合力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走出施工场地,一名辅警正在路口指挥交通。
张涛说:“‘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是侯马上下都重视的一项工程,交警部门为了保障我们安全高效施工,施工点位周边都安排了专人执勤,协调周边群众和施工人员安全有序通行。”
走进侯马市张村街道办事处褚村的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汾河流域汾河干流及浍河侯马段区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子项目)施工现场,只见近两米深的坑道内,一名施工人员正在围着管道阀门呈圆形堆砌砖块。
“这里正在建的是一口观察井。”据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白雪峰介绍,汾河流域汾河干流及浍河侯马段区域水环境治理项目分三个标段实施,他们属于一标段,主要负责4个乡镇、35个村庄的污水管网敷设、提排泵站建设和11个黑臭水体治理等工程。
“为了加快工程进展,我们从施工初期就带着设计人员对每一个计划中的施工场地进行了反复摸排,再会同生态环境部门与乡(街道)、村委会、居民等进行协商,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白雪峰说,根据计划,管网将于5月中旬完工,黑臭水体治理将于6月底完工……
不仅如此,三个已经开工的工程——侯马市污水处理提质达标及中水回用工程、汾西灌区龙子祠泉水向侯马市供水水源置换及北庄地表水厂建设工程、侯马市浍河生态修复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按计划推进之中。
“全市上下都在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项目,每个项目都在加班加点中,全力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负责“一泓清水入黄河”项目调度工作的市生态环境局侯马分局水质调度中心主任杨文杰介绍。
截至目前,分散在新田大地的一个个施工场地,正以奋进的姿态勾勒出一幅火热的建设图景。
焕然一新 效益初显
走进侯马市新田乡牛村生态主题游园,内容丰富的文化宣传栏、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蜿蜒曲折的休闲小道,整洁优美的和美乡村景象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经是一处垃圾和黑臭水体的集散地。
2010年,牛村村内生活污水管网建成后,生活污水全部汇集到村外西100米处的地势低洼地,随着年深日久,逐渐形成黑臭水体,再加上长期倾倒垃圾,蚊蝇丛生、臭气熏天。一遇到大雨,坑塘水深可达5米至6米,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侯马市在实施汾河流域汾河干流及浍河侯马段区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时,把牛村的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列入其中展开了治理。
1月1日,牛村生态主题游园竣工开园,受到了周边群众的广泛好评。
“好事,真的是好事。”牛村党支部书记曲新辉向记者介绍,牛村生态主题游园位于新田乡和高村乡的交界处,如今已成为两个乡镇村民的“交流点”,特别是晚上,很多人都会来这里游玩、休憩。
“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所带来的红利正逐步释放,群众的心田也在一个个竣工的工程中被“一泓清水”滋润。
众所周知,人工湿地对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侯马市政通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改善(一期工程)项目担负着确保浍河水质稳定达标的重任。
走进侯马市政通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清风吹过,蛙鸣阵阵,人工湿地“方格”内,蜻蜓或轻点水面,或停在水草上栖息,生态美景尽收眼底。
“通过沉沙塘—复合潜流湿地—水生态修复系统,将政通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一步净化,确保尾水进入浍河水质稳定达标。”据市生态环境局侯马分局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支爱民介绍,人工湿地的建成不仅为浍河、汾河水质加上了“双保险”,未来进一步改善周边环境后,将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同时,增强水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多样性与丰度,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点。
随着一个个项目的相继完工达效,“汾浍潺潺流淌,河畔生机盎然”的美景将逐渐展现,既彰显出侯马市答好“一泓清水入黄河”答卷的信心和决心,也为侯马市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良好的生态保障。
记者 刘超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