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许村:古村党旗扬 富民展新篇

2025-07-16 09:48: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霍山脚下,汾水之滨,在距离霍州城北8公里处,一座文化古村坐落在此,这便是霍州市退沙街道办事处许村。

  近年来,许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本地资源,找准定位、积极探索,运用“党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打造“心许之地”文化品牌,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乡村颜值不断攀升,村民口袋持续充实……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何让传统村落既“传统”又“现代”,不仅有“古色”更有“金色”?许村党支部通过实践给出了答案——运用“党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模式,完好保留了朱家大院的“筋骨肉”,守住了传统文化的“精气神”,有效激活乡村活力,真正成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

  农村工作繁杂,许村党支部根据本村实际推出“就近就地便利包联、定向定点包联和双方自愿结对”党群联动共治机制,通过一系列民生举措,让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乡村振兴的根基在党,关键在人。带着真情实感,站在村民的角度,这样才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许村党支部书记朱秋记创新工作方法,在与群众拉家常中,了解村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求。

  党建引领乡村发展,一直都是许村的重头戏。在该村“两委”班子建设中,许村党支部优选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通过“老带新”提升组织战斗力,并定期组织学习、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建立党员联户、积分管理、先锋岗等制度,激励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村民朱年喜以前生活比较困难,包联党员王改秀主动服务,帮他贷款购买黑山羊,目前羊群规模已发展到200只,现在朱年喜的生活越过越好。

  产业发展:激活强村富民“新动能”

  许村依托“明祖后裔地、汾河古渡村”文化底蕴,打造“心许之地”文化品牌,完成省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项目建设,以朱家大院古建筑群落为核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带动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随着暑假到来,朱秋记和村“两委”干部义务当起了导游。有游客进村,他们就给游客讲解许村历史文化,带游客品尝许村特色美食……

  为了让游客尽情游玩,许村还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小吃一条街、停车场等基础配套设施,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许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年馍加工坊,运用“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就业,顾家挣钱两不误,幸福感拉满!”在许村年馍加工坊工作的村民高兴地说。

  同时,许村还引进充电桩项目,方便了村民游客充电,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参照古村布局风格,对村内进行硬化、绿化、亮化,有效改善村容村貌。

  此外,许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多家企业进行合作,实现村企共赢;打造商贸一条街,带动餐饮、汽修等产业多元发展,持续擦亮“许村”名片,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振兴之路。

  民生为本:筑牢幸福乡村“奠基石”

  许村坚持将村民需求放在首位,新建晾晒场、生态停车场,修缮剧场、升级灌溉设备,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划分网格区域,发挥网格员作用化解矛盾,促进乡村和谐发展……一系列举措,让乡村振兴的成果实实在在惠及每一个人。

  此外,许村连续多年端午节为老人送粽子、重阳节举办“饺子宴”、联合企业为学子发放助学金,并组织民俗表演、消夏晚会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

  近年来,许村先后荣获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山西省文明村等称号。2021年,许村党支部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许村成为省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

  夜幕降临,许村文化广场上响起欢快的音乐,广场舞队伍翩翩起舞,篮球场上欢呼阵阵,图书阅览室里,村民们翻阅着农业技术书籍……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徐徐铺展。

  记者 杨 全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