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曲沃县乐昌镇西南街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强服务、真抓实干办实事,通过完善治理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破解民生难题等一系列举措,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
筑牢基层“桥头堡”
近日,在西南街社区便民(党群)服务中心,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贾开宇正对着电子屏上的网格分布图调度工作。屏幕上,3个片区、26个网格、287个党员中心户的信息清晰可见,一条“党总支——分支(片)——网格(居民组、小区)——党员中心户(微网格)——居民户”的五级管理脉络跃然眼前。
“我们这个机制就像人体的神经网络,能把信息快速传到每个‘细胞’。”该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文玉泉介绍。这种逐级传导、上下联动的治理模式,让社区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感知”的转变。去年冬天,第二网格的楼栋长发现独居老人李奶奶家中暖气不热,立即通过党员中心户反馈至网格长,两小时内社区就协调物业完成检修。这样的案例,目前在西南街社区已成常态。
五级管理机制的高效运转,源于社区对组织体系的持续优化。该社区将187名党员编入各网格,建立“党员联户”台账,要求党员每月至少走访3户居民。截至今年6月,已通过该机制收集居民建议337条,化解邻里纠纷46起,协助解决就业、养老等民生问题89件,形成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格局。
架起服务“连心桥”
“以前逛累了只能在路边歇脚,现在这个驿站就是我们的‘暖心港湾’。”在西南街社区贡院西街党群服务驿站,刚买完菜的居民王阿姨正坐在沙发上歇脚,手里端着工作人员递来的热水。这个设立在繁华商贸区的服务站点,自今年3月启用以来,已接待居民2000余人次。
推开驿站大门,饮水机、充电器、爱心雨伞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墙上的值班表显示,西南街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工作人员轮流值守,从8时一直持续至21时。
像这样的党群服务驿站,该社区已建成12处,其中6个站点试行专职社工、网格员驻站制度,将服务窗口前移到居民家门口。网格员杨一帆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居民的各类诉求:“3栋张大妈需要帮助代缴水电费”“小区充电桩不足需协调增设”……这些诉求通过社区智慧平台实时流转,形成“收集——分流——办理——反馈”的闭环。截至目前,驿站已受理群众诉求326件,办结率达98%,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此外,驿站还设立“民情恳谈角”,每月都会举行小型议事会。最近一次讨论中,居民提出的“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和娱乐功能”建议,已被该社区纳入下半年工作计划。“以前有意见不知道找谁提,现在坐在驿站里就能和干部唠家常、说心事。”居民们的真切感受,正是党群关系日益密切的生动写照。
铺就民生“幸福路”
“以前出行得时刻留神避坑,现在路面平整干净,出行顺畅多了。”看着家门口焕然一新的下西关正街街道,居民陈建国难掩喜悦。
这条全长710米的街道,承载着上千户居民的日常出行。原来的路面龟裂破损,局部坑洼,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影响居民正常出行。
在“网格双周议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西南街社区党总支迅速组织力量逐户走访,并启动“四议两公开”程序。6月下旬,路面破拆工程正式启动。从方案讨论到资金筹措,从施工监理到进度调度,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全程盯在一线,除查看施工情况外,还同步协调周边商户出行,党员志愿者则自发组成劝导队维护交通秩序。
与此同时,为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队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作业”模式。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原本坑洼的路面现已平整如新,预计7月底将完成最后铺油工序。
这条崭新街道不仅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更是该社区党总支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承诺的见证。施工期间,不少居民自发送来绿豆汤、矿泉水,上演着“干群同心”的温暖场景。
从五级治理的精细管理,到服务驿站的贴心守护,再到民生工程的扎实推进,西南街社区党总支始终将居民需求作为工作导向。如今的西南街社区,道路平坦通畅,驿站便捷舒心,邻里守望相助,一幅党群同心、邻里和谐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贾开宇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把实事办在群众急需处,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让红色堡垒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更强活力。”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