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曲沃县曲村镇西北角,西临大运路的下坞村,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这个拥有12个村民小组、819户、3194人的村庄,在下坞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正以蓬勃的生机描绘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66名党员如同66面旗帜,凝聚起发展的强大力量。如今,这里党建扎实有力,产业蓬勃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一幅“五好两宜”的幸福图景正徐徐展开。
党建引领 筑牢乡村发展“根与魂”
“我们始终以党建为引领,着力建设‘学习型、思考型、进取型’党支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下坞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培良说,村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和教育。针对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党支部创新学习方式,对36名在村党员、15名在外党员、1名流动党员、14名年老体弱党员,采取“线下自学+线上跟进学+常态送学”的模式,确保每一名党员都“不掉队”。
村里高标准打造了集“党员活动室、‘两委’工作室、便民服务站”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组织生活有了新阵地、服务群众有了新场所,产业发展有了指挥部。村民们纷纷表示,现在的党群服务中心让大家眼前一亮,功能完善,也更方便了。
后备力量是乡村发展的未来。下坞村党支部通过组织召开后备人才动员摸排会和实地走访,共摸排各类人才50人,初步确定后备人才库41人,确定村党组织带头人3人。在这支后备人才队伍中,有村“两委”干部、到村工作大学生、退役军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为下坞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产业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以前村里的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收入也不高。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企业,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陈大姐喜上眉梢。
下坞村党支部深知发展才是硬道理,他们凝心聚力谋发展,让集体经济实现稳增长。村里建成了曲沃县首家集体投资运营的豆制品加工企业,年产豆制品180吨,创造收益11万元。不仅如此,村里还与广西螺霸王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月销兰花干50万片,月营业额达20万元;与电商平台合作,进行直播销售,成果显著。
产业融合让效益不断提升。今年年初,下坞村实施农业托管项目,打造村级农业服务托管站,对全村6000亩基础农作物实施种、防、收“一条龙”模式。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种地难的问题,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村民谢大爷说:“我年纪大了,种地越来越吃力,现在有了托管服务,再也不用发愁了。”
接下来,下坞村计划大力培养电商人才,建设1000平方米标准化电商包装车间,让豆腐串走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形成生产、销售、运输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民生为本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村里的路修好了,晚上也有路灯,生活越来越方便了。”这是下坞村村民最直观的感受。下坞村党支部始终不忘初心系民生,全心全意解民忧。
下坞村示范村建设项目正在推进中,预计总投资110万元,将铺设柏油路面112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5盏,建设3座污水井和2座20立方米污水收集池,村南道路两侧农业生产废弃物也将得到全面清理。
在农业生产方面,下坞村整村推进水肥一体化、节水滴灌服务,为全村6000亩玉米实施生产全过程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浇地难、老年人种地难等问题。
在环境整治上,下坞村开展进村路清扫行动,定时对村里的临时垃圾点进行清理。在耕地流出问题整改工作中,还主动整改了图斑以外的3亩荒废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下坞村动用大型工程机械疏通防洪渠500米,加固硬化桥面,设置警示牌,建设防洪渠围栏300米,储备防洪物资,保障汛期安全。同时,常态化对村域内燃气、秸秆焚烧、有限空间作业等开展巡查,全力绘就“五好两宜”幸福图景。
如今的下坞村,党旗在豆香漫溢的生产车间里飘扬,在6000亩托管农田的田埂上扎根,在新装路灯照亮的柏油路上延伸。当清晨的阳光掠过整洁的村道,车间的机器声、田间的托管队、直播间的介绍声交织成歌——这方土地上的乡村振兴故事正以党旗为指引,续写着更动人的篇章。
记者 孙哲峰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