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威风锣鼓传承发展向未来

2024-07-09 09:32: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锣鼓齐鸣,热闹喧天。7月8日下午,“临汾锣鼓直播PK大赛”火热开启。来自我市部分县(市、区)的多支特色锣鼓队以两队一组、直播PK的形式角逐“金鼓王”和“最佳人气奖”称号。此次大赛持续至7月13日,将全面展现临汾威风锣鼓盛况,进一步打响“临汾锣鼓”文化名片,为夏日里的城乡居民奉上一道精美的传统文化大餐。

  威风锣鼓,相传起源于尧舜时期,在我市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群众基础,极富地方特色,体现民族精神,流传十分广泛,有着“天下第一鼓”的美称,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市蓬勃发展,展现出新时代夺目的光彩。

  无论是在“与辉同行”壶口瀑布直播现场、盛大的春节社火表演,还是在遍布城乡的群众日常文娱活动、各类庆典中……那铿锵有力、雄浑激昂的威风锣鼓总是全场最耀眼的风景,敲出了临汾人追求卓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植根大地 生生不息

  1957年出生的程北成,是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会长,因钟情威风锣鼓,从十几岁一直敲到了现在,并在2013年牵头成立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开启了传承威风锣鼓艺术的使命。

  “上初中的时候恰逢学校有一位老师教敲锣鼓,我就报名参加了。学习了敲锣鼓之后,我深深地被威风锣鼓的魅力所折服,这一敲就是50多年!”回忆起往事,程北成十分感慨地说,敲锣鼓已经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多年来,他在学中敲、敲中学,平日里虽然工作生活琐事缠身,但他从没放弃过敲锣鼓这一爱好,在每年村里、镇上、县上组织的社火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经过不懈努力,程北成逐渐成为了当地有名的锣鼓手,他也从中收获了锣鼓带来的无穷乐趣。在敲打之余,他发现师傅们日益衰老,而后来者却越来越少,“随着时代的变化,敲锣鼓的人明显少了许多。再这样下去,形势堪忧啊!”程北成思索着,心里焦急万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一位文化人士成立专门机构以传承锣鼓艺术的建议,这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在社会各界支持下,经过精心筹备,2013年10月,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成立,把像程北成一样热爱威风锣鼓的人士组织到一起,共同研究、发扬传承,会员中年龄最大的90余岁,最小的20多岁。在他们的努力下,经过10余年精心培养,一代代威风锣鼓人才成长起来,年龄涵盖了从10多岁到50多岁各个阶段,形成了合理的梯队。

  6月13日,“与辉同行”壶口瀑布直播现场,在一位英姿飒爽的女青年指挥下,一场激昂的威风锣鼓表演与雄浑的壶口瀑布相得益彰,引起董宇辉、谭晶、宁浩等嘉宾和在场观众阵阵喝彩,为直播的成功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女指挥是尧都区24岁的张凯楠,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自小听着锣鼓声长大的她,受父辈熏陶喜爱上了威风锣鼓,并经过多年勤学苦练,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威风锣鼓手和指挥。她说:“我敲锣鼓关键在于发自内心喜爱这门古老的艺术,愿意全身心投入进去!”

  威风锣鼓艺术深深植根于黄土地,不仅是一种艺术表演,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民族精神,已经融入到晋南人的血脉之中,具有深厚的群众根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从十来岁的小学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对威风锣鼓充满了热情。当前,威风锣鼓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业余爱好,平时有自己的工作。每逢遇到有重大表演活动,只要组织者一个电话,他们就能放下工作及时赶来参加表演,不惜放弃收入甚至贴钱……

  有许多像程北成、张凯楠等一样的热爱者积极投入,成为威风锣鼓这一文化遗产的忠诚“粉丝”和传承者。在黄土地的养育下,威风锣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平阳大地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传承守护 根深叶茂

  在位于尧都区土门镇李仵村的临汾锣鼓文化产业园,一幅幅照片记录着威风锣鼓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卢兆平和他的同事们20余年来传承、传播威风锣鼓走过的足迹。

  卢兆平出生在鼓乐世家,八岁就跟着父亲学习鼓艺,1992年考入当时的临汾市鼓乐艺术学校学习,之后一直活跃在锣鼓表演舞台,多次参加全国锣鼓大赛、央视节目和每年的春节社火等演出。他以继承、传播威风锣鼓为己任,通过走进学校、义务培训等形式,积极培养威风锣鼓人才,挖掘锣鼓文化,抢救锣鼓曲牌。

  威风锣鼓鼓声如雷、钹音清脆、锣鸣镗镗、威风凛凛,融音乐、舞蹈、技艺于一体,观赏性强、极富感染力。在洪洞县威风锣鼓艺术研究会,“吃凉粉、西河滩、投唐、刺带花……”等字眼醒目地书写在大院的墙面上。“这是我们当地‘接姑姑’民俗活动路途上敲打的锣鼓曲牌,至少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我们经过挖掘、整理后使之重放光彩。”程北成介绍。在该研究会收集的诸多曲牌中,有一件已有150年之久,弥足珍贵。威风锣鼓在我市传播广、曲牌数量多。由于时代变革迅速,许多传统曲牌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为此,许多人投入到威风锣鼓传统曲牌的抢救性记录与保护之中。他们通过走访老艺人和视频录制、曲牌校译、传统曲牌复排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完成了对许多传统曲牌的有效保护。

  潘小亲是一名有近30年“鼓龄”的锣鼓手,现在的她还有另一个身份:锣鼓教练。在多年的教练生涯中,除了在临汾周边传授锣鼓技艺,她的足迹还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让威风锣鼓这一本地瑰宝走向了全国,扩大了临汾知名度。最近她刚从山东讲课回来,虽然有些疲惫但谈起讲课经历依旧十分兴奋:“我们的威风锣鼓太受山东人欢迎了!看着男女老少那股喜欢威风锣鼓的劲头,我教课一点也不觉得累!”在她制作的一张地图上,密密麻麻地标记着红点,这都是她和她所在的团队曾经去过的地方。尤其是在2012年之后的连续四年,他们前往黑龙江省萝北县,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先后帮助当地培训组建起16支威风锣鼓队伍,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全市有数十名像潘小亲一样的锣鼓高手常年活跃在培训领域,通过对外输出、传播威风锣鼓,有效扩大了威风锣鼓的影响力。

  匠心之大者,莫过于敬畏传承。为传承好威风锣鼓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我市先后建立起舞者鼓乐传习基地、白石锣鼓研究会传习基地、新鼓源传习基地、襄汾万都传习基地、临汾一中传习基地、解放路二校区传习基地、五一路学校传习基地、临汾九中传习基地等传习基地,并在市外及省外建立了晋城凤鸣传习基地、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校传习基地、沂南老体协传习基地、大同云冈传习基地4所传习基地。目前这些传习基地都积极开展威风锣鼓传习活动。

  在各级政府和威风锣鼓爱好者、专业机构的推动下,威风锣鼓实现了传承、发展,展现出了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近年来,我市威风锣鼓队伍先后多次参加了北京鼓乐节、青岛中国鼓乐节、吉首鼓乐节、韩城全国锣鼓大赛、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大赛等诸多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威风锣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拥抱时代 走向未来

  每天晚上7时30分,山西舞者鼓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威风锣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勇都会通过抖音直播向网友们传授敲打锣鼓的知识和技巧,让越来越多的人学锣鼓、敲锣鼓,从而喜欢上威风锣鼓。网络直播的兴起,为威风锣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深耕锣鼓行业多年的张勇敏锐地意识到这对传播威风锣鼓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于是投入大量精力进军网络传播,先后培育出了“唐尧锣鼓张勇”“唐尧锣鼓周周”等抖音自媒体账号,通过视频分享、直播等形式,让外地人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威风锣鼓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人对这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深入了解威风锣鼓的历史、特点和价值,将精彩的威风锣鼓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有力促进威风锣鼓的传承和发展。张勇热爱威风锣鼓,肯下苦功、善于钻研,多次参加“山花奖”大赛、农民艺术节、央视节目等,并受邀远赴智利帮助智利华人与友人组建、培训中华振兴鼓队,收获了诸多荣誉。今年6月,张勇又远赴津巴布韦开展文化交流,在津巴布韦掀起了一股威风锣鼓“旋风”。近年来,张勇笔耕不辍,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思考编写为《零基础学锣鼓》一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成为众多锣鼓爱好者学习锣鼓的“宝典”,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乐教科书中,收入了他记谱整理的威风锣鼓曲牌《滴水崖》选段,并对威风锣鼓进行了专门介绍,让全国众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认识、了解威风锣鼓。

  威风锣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发展,必须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要求去变革创新,这样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了让威风锣鼓这一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许多人在不断探索、默默奉献。他们按照当代人的文化审美,大胆创新曲牌和表演形式、服饰等,让威风锣鼓贴近现代人的需求,走入更多人的内心。张勇探索创立了一整套打击乐教程,让锣鼓更好地融于当代社会之中,扩大影响力;卢兆平先后创作编排了《欢天喜地》《师旷魂》《尧风古韵》《风搅雪》等曲牌,并担任山西师范大学特聘教师走进大学课堂讲授锣鼓……

  为推动威风锣鼓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张勇创立了占地13000余平方米的中华锣鼓文化园区,卢兆平建设了临汾锣鼓文化产业园……涵盖了威风锣鼓文化展示和锣鼓、服饰等方方面面,让威风锣鼓成为一项蒸蒸日上的文化产业。在临汾锣鼓文化产业园展厅内,展示着卢兆平和同事利用外出演出、学习的机会收集到的全国各类鼓种200余面、各类铜器槌类300余件和各类鼓乐书籍600余本,徜徉于展厅,犹如置身锣鼓艺术的海洋。其中一个充满沧桑感的老鼓十分引人注目,这是卢兆平费尽心血收集回来的一面鼓,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现在依旧能够敲打。卢兆平说:“我要努力打造一个锣鼓艺术的博物馆,让我们的传统艺术在新的时代继续绽放耀眼的光芒,永远传承下去!”

  “弘扬了文化、强壮了身体、快乐了自己!”谈起对威风锣鼓的热爱,程北成用这样朴实的话语总结道。锣、鼓、铙、镲敲起来,敲出了临汾人的豪迈与激情。正是有这样一批批勤劳朴实的威风锣鼓热爱者和众多的“发烧友”“粉丝”,让威风锣鼓这一古老的文化遗产传播千年、生生不息、走向未来!

  记者 李永军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