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小麦陆续开镰,夏粮丰收在望。日前,侯马、翼城、襄汾等地旱地小麦陆续开镰,全市大部分地区的小麦也已进入最后灌浆期。丰收在即,尧都区农业发展中心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小麦生长情况,指导农业企业及农民做好小麦中后期管护等工作,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近段时间,尧都区农业发展中心农技专家走进尧都区土门镇、县底镇、贾得乡等乡镇的麦田、育种基地,通过实地查看、与农民及种植企业交流等方式,为麦田“把脉问诊”,查看和解决麦田存在病虫害等问题,并教给群众如何减少“干热风”等灾害对小麦的危害,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好评。
在县底镇东杜村,有一块面积为200亩的中麦886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勇是该基地的技术指导员。自去年以来,该基地使用了“两晚一增”栽培管理技术及春季小麦“一早一促”水肥管理技术。“‘玉米晚收、小麦晚种,增加麦种播种量’等技术,既提高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小麦出苗率及分蘖率,又降低了生产投入,减少了病虫害,实现降本增效。”该基地负责人曲运峰表示,“各项技术的有力实施,确保了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丰产丰收,受到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推崇。”
通过实地检验,“两晚一增”栽培管理技术及春季小麦“一早一促”水肥管理技术得到很好的推广。“这块基地小麦长势不错,颗粒饱满,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做得不错,最近要关注气象信息,注意防范‘干热风’危害。”尧都区农业发展中心植保植检股股长李天喜表示,“遇到‘干热风’天气,要通过浇水、微喷、人工喷施叶面肥等措施做好人工预防。”
在县底镇东村、侯村,贾得乡贾得村,李天喜等技术员一行在查看小麦长势的同时,叮嘱育种基地及合作社负责人要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倒伏、防病虫害、防“干热风”等灾害,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农技专家们表示,将深入更多麦田和育种基地,加大巡查和指导力度,大力普及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做好农业植物检疫、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繁殖技术推广等工作,为夏粮丰收提供有力保障,为临汾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