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乡村蝶变焕新颜

2024-06-07 09:05: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自古县县城蜿蜒向北,风景秀美的安吉村掩映在群山环抱中。步入安吉村,仿佛踏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街道洁净如洗,鲜花与绿植争艳斗丽,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健身广场设施齐全,村民们在此尽情挥洒汗水,享受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墙面上的特色绘画更是别具一格,诉说着村庄的历史与文化。

  安吉村隶属于古县古阳镇,是典型的工矿村,随着辖区煤企蓬勃发展,曾一度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壮大,成为古县乡村发展的典范,并成功跻身“全省小康试点村”之列。然而,单一的经济模式让安吉村的发展进入“瓶颈期”。

  2021年,安吉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古县县委结合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下派第一书记和书记助理,指导帮助安吉村党员干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建立完善村“两委”及干部职责清单、负面清单,健全组织制度和工作流程,探索开展村党支部书记星级化管理,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和轮流坐班,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干部凝聚人心、示范带动、促进和谐的作用。

  如何让安吉村重现往日的辉煌,是一直萦绕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武玉红心头的一个难题,他深知,乡村振兴需要激发乡村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造血”能力。于是,在古县县委、县政府及古阳镇党委、镇政府的帮扶指导下,安吉村开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安吉村村“两委”班子瞄准土地增收方向,通过反复研究、外出考察、多次论证,决定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采取多环节托管模式,通过土地流转,三年种植玉米1300余亩,套种柴胡760余亩;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连翘450亩,对外发包收益;对3800余株核桃树进行统一管护,核桃统一收购、品质统一把关、市场统一销售,整体包装打造古树核桃品牌。

  除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外,安吉村还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引进先进的农业设施和种植技术,大力推广大棚种植技术。通过大棚种植,安吉村实现了四季生产、高效产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菜篮子”,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我们外出考察时发现,中蜂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低的特点,能够有效利用林业资源,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武玉红说,瞅准中蜂产业发展前景,村“两委”积极发展这一产业,随着养殖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腾飞,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为进一步提升安吉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安吉村“两委”还注册了商贸公司,建设了“古岳优品·古阳(安吉)体验店”。这个体验店不仅销售安吉村的特色农产品,还与周边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安吉村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村“两委”开展清廉村居建设,规范“三务”公开、“三资”管理,推行“四议两公开+N”“有事来商量”的说事议事方式,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又促进了村级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此外,安吉村还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推进文明乡村建设,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

  阳光洒满安吉村日间照料中心,三五位老人围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长者食堂,老人们陆续入座,边品尝美食边互相交流。“花2块钱就能吃顿可口的午饭,现在的生活搁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72岁的村民张大爷说。

  “2020—2022年度省卫生村”“2022—2023年度山西省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单位”“山西省2023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谈到村里的变化,村民李怀岗激动地说:“我们村的变化太大了,环境变好了,集体经济也发展起来了,大家的收入也增加了!”

  “现在我们村集体年收入500余万元,村民每人年终分红900元左右,且呈连年递增态势,剩余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维护和债务偿还等。”武玉红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展特色产业,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积极探索打造善治乡村样板,全面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农村,为我市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作出贡献。”

  记者 孙哲峰 刘临琦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