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沿一条河,修一条路,盛一座城。
初夏时节,行驶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车窗外景色秀美。眺望远处,路、林、田、景纵横交错,组成一幅“人在景中走,车在画中行”的壮美画卷。
以文旅兴县交通先行为抓手,在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的基础上,永和县盘活多元主体力量,聚合优质资源要素,激活区域发展潜能,全力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
因路而美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段包含主线1条、连接线5条,全长166公里。该路段从北到南贯穿3个偏远乡镇,主支线覆盖23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一路串联永和黄河乾坤湾、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楼山古建群、望海寺等11个景区景点,打通了县域“30分钟”旅游圈,完善了该县“两纵、两横、两环”交通网络布局。
为全力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永和县调动县直相关部门和沿线各乡镇力量,集聚全县各类资源要素,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从基础设施升级、路域环境治理、服务水平提升、景观节点美化、安全防护提升等19个方面,细化了51项具体任务,打造结构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优良的旅游公路体系。
“从今年1月下旬至今,我们主要对奇奇里村房车露营综合营地、户外拓展基地服务功能进行了提升,新建靳家山骑行驿站1个、乾坤湾驿站1个,完成路面彩化6.5万余平方米,修复路基路面病害2.2万余平方米,施划地面logo149个、标线8万余平方米,完成行道树刷白140公里、路田分家3300余米、防撞波形护栏1100余米等20多项提质项目。”永和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望海寺精品示范段是集景区、观景台、驿站、停车场、自动售卖和弯道、长下坡、立交桥、临崖等路况为一体的特殊路段,全长1公里,整体回旋540°,他们通过安全保障立体化、旅游服务智能化、景观打造多样化、日常管养精细化,全力打造“专用性、安全性、智慧型和环境友好型”旅游公路品牌。
为打造一条“路安途美”的旅游公路,该县实施了旅游公路沿线路域环境优化行动,组织公路沿线村庄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清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等,整治残垣断壁,同步整治景区、河道、农田等区域垃圾乱堆乱扔问题,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覆盖、运转良好。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农户因地制宜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全面营造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人居环境。
同时,该县坚持以最小范围开发、最大限度保护,科学设置可持续、低维护、地域特色鲜明的路侧植物景观,因地制宜构建景观小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引导村民打造“美丽庭院”,推进森林乡村建设。维护好旅游公路沿线原有自然景观、乡土景观、文物古迹等,提升路域景观整体性、特色性。持续推进“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畅、安、舒、美、绿”的通行环境。
因路而富
永和县阁底乡奇奇里村,坐落于黄河乾坤湾岸畔,地处黄河“S”形蛇曲地貌核心区域,这里的弯道弧度有320°,是观赏黄河壮丽景观的绝佳位置。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车后,前来游玩、赏景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近年来,在永和县乡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奇奇里村大力发展“营地经济”,引入专业团队规划设计,精心组织实施建设,建成了一处别具特色的房车露营综合营地。
营地开营运行以来,与其他旅游业态形成联动效应,多种业态相互促进,带动了奇奇里村原有的18户农家乐实现增收,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为了发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对地方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的效用,该县按照《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服务设施设置导则》,结合旅游资源分布和游客出行需要,因地制宜布设驿站6个、营地1处、观景台3个、停车场3个、旅游厕所9个、充电桩6个、文化景观小品6个、咖啡屋2个、自动售货机4个。
同时,该县还全面提升了路段沿线村庄服务水平,一方面逐步改造望海新村、西后峪村、东征村、乾坤湾村、阁底村、庄则坪村、南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便民设施,扩大服务范围。另一方面加快规范设置旅游公路标志标识和旅游指引标志,完善国省干线、“四好农村路”“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等标志标识,构建统一规范、层次分明、指路与指景相协调的全域标志信息指引体系,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因路而兴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通车后,便捷的交通运输让永和农产品走上产销“快车道”。
永和酸枣树漫山遍野,哪里都有。之前老百姓每到秋天便会上山采摘,但好不容易拉回、晾干,就是等不到有人收,拉到城里卖成本又太高。
路通后,大小商贩主动到村里上门收购,酸枣有了销路,实现了创收。为此,该县又发展了药用酸枣1万亩,并与同仁堂等知名药企合作,打造“三晋药用酸枣”基地,小酸枣成了大产业。
公路通,百业兴。永和县在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工作中,立足旅游公路沿线村庄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及现代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该县一方面深化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合作运行线路规划建设,打造一批客货邮融合样板乡村,巩固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工作成效,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渠道。推动“产业+电商”融合发展,提升名特优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深入挖掘特色饮食品牌、老字号、名特优产品,并与旅游公路沿线驿站对接,绘制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美食地图,提升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品质。推动在旅游公路沿线重要景区景点、交通枢纽及流量较大的加油站等节点,建设一批集游客服务、业态集聚、宣传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满足游客消费便利化需求。
在永和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她把百折不挠的精神留在了这里;黄河在这里一路前行,她把自强不息的品格留在这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条公路兴一方人。随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工作的全面铺开,永和县将继续在“路沿、路延、路衍”上下功夫,统筹提升完善慢行、景观、服务、信息配套系统,坚持“路、景、村、业”一体推进,做精“交通+旅游+N”文章,把旅游公路打造成为自然风景道、文化旅游路、乡村振兴带、富民发展线,为加快实现“三个努力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贺军泽 杨全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