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奋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8-30 08:51:0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并坚持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构建交通大格局、助力经济发展、服务群众出行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基础支撑。

  道可行 民奔富

  暑期期间,永和县阁底乡东征村迎来了大量游客,村民们依托红军东征纪念馆搞起了农家乐,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也带旺了农家乐的生意。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县南庄至阁底段位于永和县乾坤湾景区核心地带,全长36.9公里。该公路把道路建设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对沿线边坡、碎落台及可视范围进行绿化、彩化,全路段共设置10组融入体现永和文化特色的LOGO,达到“路景一体”的宣传效果。

  同时,该公路还将乾坤湾景区、红军东征纪念馆、零公里文化驿站、望海寺、山皇里古村落、楼山景区、“永和梯田”等优质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融为一体,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路”。

  “路修好后,我们村就借着旅游路的‘东风’,发展起了农家乐,把村里102孔窑洞改造成了民宿,为村民带来稳定的收入。”东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兼东征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理事长路东红说,“路好走游客也多了,路线串起来的景点多,游客就能在这里多住宿,为村民带来可观的收入。”

  “旅游路”的建设让永和县东征村的百姓尝到了文旅发展的甜头,而“产业路”的建设,也让蒲县山中乡山中村双地村组的养殖户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在蒲县山中乡山中村双地村组的晋能盛种植养殖合作社,经营着一家牛存栏达300余头的标准化田园养殖场。2021年之前,受地理位置和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进入瓶颈期。

  蒲县出台养殖业扶持政策后,山中乡党委、政府牵头,多次为合作社协调产业扶持资金和产业路建设项目,为合作社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合作社负责人高治梅高兴地说:“通往致富的道路宽广了,我的干劲更足了。”如今,合作社已发展成为蒲县养殖业标杆企业。截至目前,该乡共为乡域种植养殖企业修建“产业路”8条,形成了“道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道路转”的良好格局。

  从黄河岸边的“旅游路”到大山深处的“产业路”,条条公路纵横交错,将一个个村庄与广阔世界紧紧相连,成为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幸福大道。

  大交通 强动脉

  2023年,我市扎实推进交通路网建设,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0.62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8.05亿元,隰吉高速正式通车,浮临高速基本贯通,黎霍高速路基贯通。国省道项目完成投资15.17亿元,国道108、341、241改线等3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13个前期项目工作推进有序。四好农村路完成投资14.7亿元,建成651公里,超额完成任务。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完成投资22.7亿元,建成255公里,全市旅游公路网加速成型。此外,农村公路管养保持高标准推进,全年开展养护培训2000余人次,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比例达58%,蒲县圆满完成全国养护体制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十化”成果。

  在全力推进交通建设的同时,我市还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提升公交服务能力,优化公交线路22条,开通敬老爱老、七彩临汾等特色公交线路15条,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全覆盖。2023年,我市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持续打造出租文明服务,积极开展“三强化、一落实”专项行动,出租违规率下降21%,切实改善了群众乘车体验;强化95128出租汽车电召平台管理,全年共完成线上约车214万余人次,位居全省第一。

  健全完善城市慢行出行系统,青桔共享单车累计投放7000辆,运营区域达56平方公里,极大满足了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曲沃县试点投放了100辆氢能源公共自行车,在全省率先推出氢能自行车应用场景。

  本年度,我市将在交通建设方面继续发力。在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上,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旅游公路“慢行、景观、服务、信息”四大系统建设,积极联合宣传、文旅、体育、文联等部门,优化交旅融合服务。在高速公路项目上,紧盯“县县通高速”目标任务,全面加快浮临高速建设进度,确保建成通车,其他高速公路项目稳步推进。在国省道项目上,加快推进蒲光襄、安泽241、永和341、翼城241、安泽309等13个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形成有效投资;稳步推进3个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在“四好农村路”项目上,将继续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等机制,每周跟踪进度,每月通报排名,各县(市、区)要强化压力传导,细化时序安排,确保全年完成建设项目182个、里程563公里。持续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强化养护经费保障和人员培训。

  互通融 促发展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一个“先”字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今年6月,我市新能源及清洁能源绿色运输应用推广车展在临汾兴荣物流园开展,吉利、开沃、比亚迪、解放、东方、陕汽等汽车品牌纷纷携车参展,共塑低碳绿色未来。

  “这次新能源运输车辆推介会非常重要,给运输企业提供了清洁能源改造的‘一揽子’方案。作为物流企业,开展物流运输车辆清洁能源改造,是我们响应政府绿色运输发展政策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临汾市物流协会会长吉兴荣说,本次车展活动将进一步优化物流运输服务,促进临汾经济更好发展。

  近年来,我市着力优化物流运输服务,大力发展网络货运平台,扎实推动物流服务降本增效,聚焦“南方略、北龙马”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广应用货运电子运单,侯马方略新开通“一带一路”中亚班列,洪洞龙马年发运量达1250万吨,运输支点作用进一步凸显。

  与此同时,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挖潜扶持优质企业,派驻专人入企纾困,落实奖补资金2018万元,着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全年新增货运企业346家、车辆1.5万辆,新扶持规上企业3家。2023年全市规上交通运输企业营收增速达18.8%,位居全省第2;货运周转量增速达20.2%,位居全省第3。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坚持客货并重并举发展方向,全力打造舒适出行服务和高效物流体系。

  在客运服务方面,我市持续巩固国家公交都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全市公交服务水平,实现“示范路”特色公交全覆盖,畅通小街巷“微循环公交”,开通大型社区(商场)“便民直通公交”,真正把公交打造成为我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出租车方面,我市扎实推动出租车服务品质提升,加快巡游出租车转型升级,规范网约出租车经营,提升95128电召平台使用率,大力开展出租车服务品质提升创建活动,促进网约出租车和巡游出租车整合发展。

  在货运服务方面,我市持续抓好货运企业帮扶工作,加强分析调度,压实各县责任,开展指导帮扶,不断挖潜增效。一方面持续推进网络货运平台建设,督促各县(市、区)修订完善网络货运平台奖补政策并及时兑现,提振企业信心,推进业务开展,积极推进永和县、吉县尽快发展一家平台企业。另一方面加快完善现代化物流运输体系,积极推动龙马物流枢纽、永鑫物流园等重大综合货运枢纽项目落地,鼓励钢铁、焦化、煤化、货运等企业开展“公转铁、散转集”,进一步提升我市多式联运水平。

  此外,我市还不断加快数字交通建设,积极推动市级智慧交通平台项目,确保年内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构建“一张图、一张网、一条线、一扇窗”的道路运输监督体系,提升我市行业数据治理及应用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全市交通运输行业不断集聚改革创新、实干突破、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元素,正展现出更充沛的活力。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创新发展的运输事业,正将我市的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助力临汾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勇毅前行。

  记者 杨 全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