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营商“沃土” 绽放发展“繁花”——临汾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01-06 08:44:5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发展之路,道阻且长,越过一岭又一峰;征途漫漫,披荆斩棘,踏平坎坷成大道。

  2024年,全市上下同心协力、砥砺奋进,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久久为功优化营商环境。

  俯瞰平阳大地,一座座现代化工厂、一条条全新生产线、一个个充满活力的产业园区正在迅速崛起,在临汾这片热土上,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正缓缓铺展。

  过去一年,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全力推动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和群众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聚合力——

  顶格推进,“一盘棋”指导下各尽所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知势谋局,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举全市之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优营商环境,打出一套对标一流追赶先进的“组合拳”,力争在区域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和主动。

  连续两年,市委书记李云峰新年的首次调研,营商环境都是调研的主题之一,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全心全意服务企业发展的诚意和决心。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延峰态度鲜明:要及时帮企业解决困难,一定让客商在临汾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顶格推动,彰显决心。全市上下切实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大格局,牢固夯实“人人关注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社会基础。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锚定行动目标,主动发挥统筹作用,组织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强化牵头作用,制定《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政企沟通机制》;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动态推进营商环境工作;不定期召开政企交流会,了解企业诉求,征求营商环境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

  各县(市、区)、开发区围绕“首创性、领先性、唯一性”改革要求和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创新,开展“一县一品”“一部门一品”“一开发区一品”创建活动,激发创新活力,总结实践案例,打造地区品牌。

  市域内学者、院校、媒体、专家充分发挥作用,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献计献策。我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合作,制定《行政许可退出机制》;与山西营商环境研究院深度合作,开展3次营商环境培训,对最新政策进行解读、宣讲;制定出台《局长创新奖》,深挖营商环境品牌亮点。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宁红说:“我们将继续时刻保持慢进即退的危机意识、赶超进位的争先意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紧紧抓牢经营主体培育、抓好营商环境优化、抓实项目手续前期办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蓄势赋能。”

  增动力——

  化繁为简,为企业发展架设“高速路”

  “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核准”从原来的3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压缩率67%;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4个事项从原来的2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压缩率50%;

  “取水许可审批”等3个事项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压缩率80%;

  “旅行社设立”“道路危险货物经营许可”“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变更”等17个事项从1天压缩为即来即办……

  这是我市推动“所有审批事项向全国最短时限看齐”,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的有效成果。而这背后,是各部门打破数据壁垒,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携手同心。

  截至目前,已有144个事项达到既定承诺时限,占比从2024年年初的68%提高到80%,提前完成2024年年初确定的“到2024年年底前实现75%事项达到全国最短时限”目标。

  回望过去一年,“优化营商环境”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高频词。

  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全市域投资项目“全代办”服务。深化拓展“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服务品牌,以“在临汾投资,企业不跑腿,我们多跑路”为目标,印发《临汾全市域投资项目全代办工作方案》,按照“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原则,建立全市域重大项目审批服务“5+1”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包联,建立一个团队,制定一套方案,形成一个清单,完成一次报告”,从项目进入审批环节后提供“全代办”服务,切实提升项目单位获得感和满意度。

  项目审批流程多、周期长,曾是困扰项目落地、企业入驻的难点、痛点。我市探索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模式,在施工许可两阶段的基础上,将“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拓展至桩基础,规划设计方案批复后可一并申报。通过分阶段发放施工许可证,大幅提前施工许可办理时间,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压缩项目建设周期,有效助力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设。其中,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A项目、太和苑小区(住宅、商业)项目、金樽国家大厦、兴业盛世华府西区等项目均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以审批加速度为企业发展增添动能。

  山西宏源沿黄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数智中心项目,短短1天时间就拿到施工许可证,大大超出企业的预期。宏源文旅经办人感慨道:“这样高效优质的服务,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激活力——

  深化改革,“一网一门一次”落地见效

  从“一枚章”到“一扇门”“一张网”,再到“一件事一次办”。过去一年,我市大力推动“一件事”并联审批,大幅提升了审批效率。

  ——创新实施“工规人防报建一件事”。将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与“应建防空地下室民用建筑报建审批”合并打造为“一件事”模式。

  ——牵头推动“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一件事”。牵头制定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一件事”实施细则和办事指南,实现了“占用挖掘城市道路一件事”的“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审批、一窗发证、一体管理”,压减10天审批时间,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推出“组合套餐”服务,全力推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积极探索涉水、生态环境“一件事”审批新模式,推出“取水+泉域水环评”“泉域水环评+水保”“水保+洪水影响评价”“环评+排污许可”4种组合套餐服务,改分步串联审批为同步并联审批,将原来至少组织两次现场踏勘、两次评审,提交两套材料才能完成的工作集成合并为“一件事”,从而压减了审批时限和材料,进一步提高了审批效率。

  不仅如此,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有人指导,材料有人解读,一个事儿不用来回跑,办事主体不再犯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真办事、办实事”,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不能办、不好办、不知怎么办”等痛点问题。

  过去一年,“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对受理事项进行色块化管理,尤其是针对目前不明确的事项进行标色处理,待明确后及时告知群众,实现事项可追溯、全落实。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我市以营商环境之“优”,推动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发展之“稳”,打造项目投资的“洼地”、营商环境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篇章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安月琦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