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结临汾缘,探中华源。
“为期一周的临汾考古之旅在不舍中结束。几天来,在临汾的所见所闻让我心潮澎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它带给我的不仅有思索、回味、快乐,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与临汾开展常态化教学、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助力临汾考古事业发展,实现‘共同育人、互惠双赢’的信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副书记曹蓓说。
7月11日至15日,20余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临汾开展社会实践,5天行程紧张有序。一行人访古建、探古院、寻古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北大学子切身体悟到平阳大地蓬勃发展的机遇,令他们期待在这里谱写更多奋斗的“青春之歌”。
薪火相传 聚力启新程
7月15日,随着搭载北大学子的列车平稳驶出临汾西站,为期5天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来临社会实践”活动落下帷幕。
“我们在这里了解到了华夏的源头,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虽然实践活动只有短短五天,但活动安排得丰富多彩。这一次穿梭古今探访历史的旅程,让我们见证了多彩临汾的无穷魅力。”临别之际,北大学子满怀不舍地表示,“离别,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相遇。愿临汾,一切都好。”
有缘再相聚,相向谋未来。这是临汾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学子的共同心声。
“临汾,是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汁液的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临汾的魅力所在、优势所在,也是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合作契合点和着力点。”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郑磊表示,临汾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合作由来已久,友谊源远流长。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以邹衡、李伯谦教授为代表的北大三代考古人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我市进行了长期的考古工作,带动临汾文物保护和文博人才团队共同成长。
曲村-天马遗址的发现、晋侯墓地的发掘,以及叔虞方鼎、鸟尊等众多精品文物的出土,都记载着晋国故事、见证着人类文明,更是我市多年校地合作成果和见证。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陈村遗址对霍州窑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让沉睡千年的霍州窑重见天日、惊艳世人,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六十年来,一代又一代考古人在临汾“栉风沐雨、青灯黄卷”,挥洒了汗水、贡献了智慧,开启了晋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新篇章,也为我市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持续深化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虚此行 “考古”收获多
“震撼,特别震撼!”“临汾的美超乎我的想象,古建的精美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文化厚重、文脉绵长,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临汾之行,不虚此行!临汾人的热情,也让我们如回家般温暖!”“我觉得临汾是一座大方疏朗的城市,街道干净整洁,希望可以和临汾再次相遇,继续细细了解。”
……
无论是面对镜头,还是在社交平台上,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生均毫不吝啬地对临汾进行夸赞。
五天的时间里,他们先后走进“山水霍州 熨帖之州”,遇“千佛崖”,惊叹古人精湛雕刻技艺;访“霍州署”,折服“公生明 廉生威”的清廉为官之道;在尧都云商产业园,零距离感受临汾新质生产力澎湃发展之势。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叹,一路赞!
“‘惊喜’,是我对临汾的最大印象。临汾人真诚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了我,还有就是这里的高新技术也发展得很好,希望满满、活力满满。另外,还有临汾的人才政策让人感觉‘真香’。”学生杨宇菲对这次实践游赞不绝口,她表示,回去后会继续关注临汾的发展,也会向更多同学朋友宣传推介临汾良好的发展环境。
“收获满满”“不虚此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学子还走进了在考古学界久负盛名的陶寺遗址,探寻“最初中国”文明源头。
夏日清晨,当阳光照射在陶寺遗址古观象台13根夯土柱上时,学子们正整齐地站在其前,认真聆听讲解员解说。这一刻,书本上的知识和古人的智慧形成了“闭环”。
陶寺遗址位于襄汾县陶寺村南,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四大早期都邑性遗址”之一,也是实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早期中国形成过程的“支点”和“时间节点”。遗址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城址规模达280万平方米,兴建与使用的主体年代距今4300至3900年,是黄河流域目前可以确认进入早期文明社会最早的实证,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源头之一。它的发现,使“尧都平阳”成为信史。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寺遗址的发掘工作已持续多年。看着一代代考古人不论风吹日晒坚守于此,将一件件埋没地下的文物重见光明,让历史和文明再次得到延续,聆听着前辈们青丝变白发的“择一事 钟一生”的职业信仰,学生杨宇菲感触颇多:“这就是考古人的情怀,也是我们新一代考古人要继续发扬和传承的精神。”
走进被誉为“封建社会农业庄园”活化石的丁村民俗博物馆,欣赏40多座保存较好的明清院落;置身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汾城古镇,学生林育欣有感而发:“这些建筑都是古人的智慧体现,我们作为考古学的新鲜血液,不仅要明白‘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更要做好传承和保护,让文化不断代,让古建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说,临汾精美的古建,让北大学子惊叹不已;那么,临汾人的热情,更让他们直呼如回家般温暖;尤其是,走进曲沃,临汾的红色历史和文化资源,再一次让北大学子深深折服。
在曲沃石桥堡红色教育基地,北大学子们参观了革命纪念馆,重走了抗战地道,那一段段烽火峥嵘的抗战历史再次浮现眼前,先烈们不朽的故事、不朽的精神也激励着大家接续奋斗,用实际行动守护山河安澜。
行至此处,学子们的神情变得凝重。“精神得到了洗礼,吾辈定当自强。”学生扈晓玉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夏日热浪卷大地,犹如学子们的热血一样翻滚。带着满腔热血和满分热情,他们慕名来到晋国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遗址类专题博物馆。也是我国唯一一座完整展示晋文化的平台……是真人真车真马的车马坑遗址……”晋国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语中的地道破晋国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意义与时代意义。
在博物馆内的考古小院,一张张照片和蜡像记录了北大前辈们在曲沃考古发掘工作生活的场景,“择一事、‘钟’一生,对考古的热爱也是对历史的热爱,更是对肩上责任的诠释。”学生宋昭君表示,作为考古学领域的新鲜血液,一定不负热爱、不负期待、扛起责任,为文化传承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机声隆隆、生产有序,绿色如茵、天蓝水清,在山西晋南钢铁集团,北大学子直观了解了钢铁是怎么炼成的,近距离感受了现代化企业运行“+速度”,对钢铁产业转型、绿色发展有了全新的认知。
走进唐尧故地——翼城,在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四圣宫前,北大学子们纷纷沉浸其中认真观摩,并同工作人员热烈交流,探讨修建年份以及建筑特色风格等。
导游讲解文物历史时,学生王单逸都会凑到前排认真聆听。
“这座保存完整的舞楼,是中国戏曲史的一个见证者,古代工匠运用榫卯结构对建筑进行构建,让四圣宫中的舞楼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矗立,也让我们后辈依然能到精美的藻井领略到古代工匠智慧的杰作,这份匠人匠心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传承。”王单逸说。
“汤王庙中的建筑,采用了多种雕刻手法、十分精美,就像是古人的一幅幅生活图景展现在我面前一样。我希望这些古建筑都能得到必要的修复,让更多人看到古建筑背后的文化,看到历史的美。”学生林育欣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随着翼城行的结束,北大学子来临的行程渐进尾声,但他们的梦想如初升朝阳,刚刚喷薄起航。
校地联动 共谋新发展
“很荣幸,这一站我们来到了临汾。这里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都,还是一个新型的城市。无论是霍州千佛崖、霍州署衙,还是尧都云商产业园、临汾市博物馆、陶寺遗址、晋国博物馆等,都令我印象深刻,行走其间能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的魅力,希望将来有更多北大学子走进临汾,助力临汾这座城市焕发出更加新鲜的活力。”回顾几天的行程,曹蓓感慨万千。
在临别之时召开的临汾市·北京大学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同步揭牌。
五天的行程虽然短暂,但北大师生都表示“收获满满”。
“本次北京大学学子临汾之旅是北大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汾各方为此次活动做出了精心安排、提供了极大便利。通过本次实践,学院师生切身感受到临汾的历史底蕴与新兴活力,希望通过基地常态化开展教学、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共同育人、互惠双赢’,进一步助力临汾考古事业发展。”曹蓓说。
“来之前,我只觉临汾是一座充满历史古韵的地方,这次实地参观了云商产业园,让我对临汾有了新的认识。这里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很多新生的力量,古老而又充满活力。我很喜欢这座城市,希望以后能跟这座城市有更多的交集。”学生宋昭君说。
“汾城古建筑群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置身汾城古镇,学生林育欣颇为激动地说,“这些建筑都是古人的智慧体现,我们作为考古学的新鲜血液,要做好传承和保护,让文化不断代,让古建焕发时代光彩,这是我们的责任。”
“临汾的生活很方便,城市建设也不错。希望可以参加更多和临汾的交流活动,不断扩大我的‘朋友圈’。”陈盈宇说,“临汾,来一次不够,必须再来!”
“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鞭策者’,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助教顾卓妍说。
“今天的临汾,正蹄疾步稳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正在倾力打造‘博物馆之城’。考古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新阶段,对考古文博专业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郑磊表示,作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北京大学拥有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享有很高威望的专家学者、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及学术带头人,也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我们将以此次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为契机,常态化开展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进一步推动我市与贵院在考古领域开展更深层次、更多领域的合作交流,为推动我市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站在时代的浪潮里,古韵新潮的临汾已迈出铿锵步伐。此次古建做媒,吸引北大学子赴临,市委人才办等相关部门用满分热情全程陪伴,让高校学子有归属感,也期待搭建起更多合作平台,一起“智汇临汾 才赢未来”。
记者 亢亚莉 赵 俊 王 凯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