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郭秀婷) 日前,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并制定十个“思政+N一体化”工作方案。
思政+目标一体化。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各学段的合作协同机制,整体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衔接,使思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育人目标协调统一;思政+党团建一体化。各级各类学校的党组织书记、校长定期为学生讲授思政课,利用各班团队课讲述身边故事、英雄模范事迹,发挥榜样力量;思政+课程一体化。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协同效应;思政+数字一体化。通过数据共享、数据画像、数据建模等方式,构建沉浸式、体验性、全息化的立体场景,强化对思政课教学环境的数字赋能;思政+红色教育一体化。将校内外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独特优势,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思政+队伍一体化。到2025年底,我市将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同时实施思政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加强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思政+劳动一体化。开展思政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互嵌式教学活动,实施“思劳双修”学分制、“思劳结合”课程、“思政劳动”实践、“劳动思政”提升等,让学生从劳动中感受思政教育成果;思政+体育一体化。各级各类学校在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同时,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坚持不懈、追求卓越的信念;思政+美育一体化。在美术、音乐、书法等美育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红色文化元素等,组织学生鉴赏红色主题的美术作品,深化“第二课堂”,在社会大课堂中讲好中华美育故事;思政+三个“十小事”一体化。将“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内容融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形成具有临汾特色的思政品牌课。同时,大力开展以“学生眼中父母的好习惯与坏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化身为“最初中国·文明临汾”十大专项行动的“实践者”“引导者”“监督者”“宣传者”,促进三个“十小事”在全市多维度、多广度有序开展。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