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城市的街头,稍作留意会看到地上有一些被随手丢弃的烟头,与四周整洁的环境形成鲜明反差,此类情况成为影响环境卫生的一大公害。
吸烟、乱丢烟头是不文明行为甚至是违法行为。吸烟危害身体健康人所共知,但吸烟、随手丢弃烟头在许多烟民心中是小事一桩,殊不知这种行为存在严重危害。《临汾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及禁烟区域吸烟的,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并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六条中也有违反该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随意丢弃垃圾,由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处理的有关表述。在已发布的“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中,倡导市民自觉做到不吸烟少吸烟、不乱扔垃圾。因此,市民要提高守法意识和文明素质,自觉做到不在公共场所及禁烟区域吸烟、不乱扔烟头,否则将会受到处罚。
随意丢弃烟头影响环境卫生,损害城市文明形象。为了保持环境卫生,环卫工人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地上的一个个小烟头犹如城市牛皮癣,让原本整洁的地面上多了些许不和谐。环卫工人为清除小烟头必须付出更多辛劳,让原本已是十分辛苦的保洁工作更为忙碌。同时,乱扔烟头容易引发火灾。
资料显示,烟头表面温度达200℃-300℃,中心温度高达700℃-800℃,远高于纸张、家具、棉毛织品等物品的燃点,极易引发火灾,全世界火灾中20%是由烟头引起的。可以说,烟民随手丢弃的每一个烟头都是可能造成火灾的重要隐患。
烟头虽小,关系城市安全和文明形象。不乱扔烟头,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和应具备的素质。广大市民要积极践行三个“十小事”,提高文明素质,自觉做到不吸烟少吸烟、尤其是在吸烟后不乱扔烟头,营造安全文明的美好家园,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好!(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