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最初中国·文明临汾”十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临汾城市颜值气质价值不断攀升,城市“双品质”建设成效凸显,解锁展现了更多的临汾之美。五街六巷、快速中环、核心内环、焕新古建、街心公园……当临汾以文化为魂、绿意作裳,勾勒出动人的城市图景时,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不仅“煞”风景,还给城市形象“抹了黑”。
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逆行闯红灯、放任宠物随地大小便等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却在无形中拉低了城市的“颜值”。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城市文明不仅要靠倡导,更需要“他律”管束。教育涵养意识、志愿织密网络、惩戒划定底线,城市文明建设便形成了“软引导﹢硬约束”的完整闭环。
相关执法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认真落实《临汾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积极倡导文明行为,按规定对严重的不文明行为予以依法处罚;常态化开展市民素质教育,结合临汾历史文化,讲解“爱护城建、守护生态”的本土意义,让素质教育与城市记忆紧密相连产生情感共鸣,让“爱城护城”意识深植人心;定期开展“文明课堂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在醒目处增设“文明游览”提示牌,让文明知识可触可感;积极发挥志愿者“文明宣讲队”作用,宣传城市文明知识,发动志愿者分片值守,不限频次、不困于地地制止正在发生的不文明行为;设立曝光惩戒机制,给予不听劝导、我行我素者,及时上传随手拍曝光平台,进行“文明警示”,对于多次违规或情节恶劣者处以适当惩罚,及时进行“文明修复”和“文明补课”。
一城文明一城景,城市美景得人心。我们在享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时,更有维护城市健康发展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让一个个文明“点”被点亮、被激活、被串联,最终带动一片片街区向新、焕新。这不仅是对城市文化与绿意的守护,更是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理念,转化为每一位市民、每一名志愿者的实际行动,让临汾的动人底色,在文明的滋养下愈发鲜亮,实现和谐宜居和美,催生出更多发展可能性。(弓小琴)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