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文明”成为一座城市的基因,临汾便将400万人的日常,谱写成流动的史诗。它不再是标语墙上的文字,而是全城人无需言说的默契:难题在共识中化解,颜值在行动中蝶变,善意在举手间传递。
当“文明创建”成为共同目标,曾经的顽疾在默契配合中悄然消融,问题响应“不过夜”,公共空间维护无需指令,这种“全城一盘棋”的效率,源于每个人对家园的珍视。十年间从“黑灰记忆”蜕变为“绿色明珠”。生态湿地里自然与人文共舞,街巷角落藏着巧思,城市的“逆生长”靠的是全城人“随手捡纸、主动种花”的日常,空气里的甜味既是草木芬芳,也是人心温度。
“文明”已成为临汾人刻进骨子里的条件反射。公交让座、路口礼让、陌生人援手,这些无需提醒的自觉像空气般自然;“红马甲”志愿者成流动风景,“热心肠”成共同标签,礼貌早已是生活本身。
民生细节里藏着说不完的“小确幸”:“15分钟生活圈”让便利触手可及,教育医疗、文化活动、老幼看护、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为市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好处,日子甜在心里。
临汾的文明之路仍在延伸。“文明积分制”让善意有回响,“智慧社区”让便利升级,这座城不是在“创文明”,而是和400万人一起把“家”建得更眷恋。
文明是临汾写给世界的诗,它证明:真正的文明是所有人的日常、里子的温暖。当400万人的默契汇聚成河,古城便有了穿越时空的力量——每块砖都在诉说“故事”,每个人都在闪耀“文明”,未来的临汾,将会在岁月的长卷中写下最动人的诗篇。(高中和)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