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承千年文明根脉,启城市发展新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扣“最初中国·文明临汾”核心定位,坚持“宏观着眼、微观切入”,将“文明十小事”“健康十小事”“环保十小事”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重要抓手。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统筹,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明办协同推进,带动党政机关示范引领、各行各业主动作为、广大市民躬身践行,切实把文明创建、健康守护、生态保护的宏大愿景转化为全民可感、可做、可成的日常行动,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
如今,从顶层设计落地生根到全民参与热潮涌动,从城市细节悄然蝶变到文明素养持续跃升,“三个十小事”凝聚起全市上下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不仅让“最初中国·文明临汾”的城市名片愈发鲜亮,更让整座城市焕发出蓬勃生机,尽显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与昂扬向上的发展活力。
以“小事”筑基
点亮文明临汾新坐标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气质,文明实践建设则是激活城市动能、提升品牌价值的核心抓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锚定“三个努力成为”发展定位与城市“双品质”建设最大逻辑,将“三个十小事”作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气质、价值的关键切口,成立专项工作专班统筹“一盘棋”布局。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明办等部门,以“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为精神内核,历经多轮基层走访调研、多场民意征求会及专题讨论,结合各行业实际细化责任清单,既确保各单位“懂执行、好落地”,更让行动内容“贴民心、合民意”。
2024年8月15日,“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新闻发布会高规格召开,标志着这项工作全面启动。市领导出席发布会,深度解读“三个十小事”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意义;新华社、人民网、山西日报及我市主流媒体齐聚,全程聚焦报道;机关干部、企业代表、市民及学生代表共同发出践行倡议,一场覆盖全域、全民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热潮就此拉开序幕。
作为文明实践的“具象化载体”,“三个十小事”以430字精准涵盖30个生活细节:“文明十小事”聚焦言语友善、出行守规、邻里互助等日常言行,“健康十小事”围绕合理膳食、规律运动、定期体检等健康管理,“环保十小事”侧重节水节电、绿色出行、旧物循环等低碳行为。这些内容既接地气又易操作,让“人人可参与、事事能践行”成为可能,为城市文明发展点亮清晰坐标。
“三个十小事”既是推动临汾迈向更高发展层次的现实选择,更是厚植城市底蕴、关乎长远未来的战略之举。发布会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关指导,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响应、靠前行动,将宣传触角延伸至社会最小单元,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同步发力,构建起“全市一盘棋”的推进格局,让“三个十小事”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以“小事”聚力
激活全民共建新活力
“言语文明,热情友善贵和睦;行为文明,举手投足显修养”“合理膳食巧搭配,均衡营养最科学;规律运动好习惯,合理适度是关键”“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电,家电首选高能效”……自“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朗朗上口的“行动口诀”在临汾城乡广泛传播。全市以17个主题活动为牵引,持续掀起“全民实践、共建共享”热潮。
部门协同是“三个十小事”落地的关键。市委宣传部牵头抓总,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主动作为,紧扣核心主题与自身职能,在社区、广场、公园、商场等群众聚集地搭台设点,将宣传讲解与便民服务深度融合。健康义诊、垃圾分类互动、旧物置换、文明出行引导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精准契合群众日常需求,每次活动均人气爆棚、反响热烈。各部门以活动为纽带,打破职能壁垒,高效构建起“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联、服务共融”的协同推进格局,赢得群众广泛认可。
多元宣传为全民参与搭建广阔平台。全市以融媒宣传、网络宣传、对外宣传、手机宣传、社会宣传、活动宣传、持续曝光、专项宣传八大方式为载体,严格落实“党政机关带头、领导干部带头、党员团员带头”要求,实现“三个十小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七进”全覆盖。线上,市、县两级媒体同步开设专题专栏,持续刊发党政机关、各行各业的践行故事,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引发广泛关注;线下,全市户外电子屏、社区公告栏、校园宣传栏、企业文化墙均同步更新“三个十小事”宣传内容,机关单位将其纳入主题党日、员工培训,真正实现宣传无死角、参与无门槛。
常态长效是巩固实践成果的重要保障。我市建立“典型引领+制度约束”双驱动长效机制:通过树立典型发挥正向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以榜样力量和品牌效应带动更多人参与践行;同时强化监督与规范约束,将“三个十小事”融入各级各部门职责,通过严格执法、持续曝光、常态化劝导等方式,引导市民从“被动知晓”向“主动践行”转变。多措并举、多向发力,让文明、健康、环保理念逐步成为全民共识。
从部门搭台送服务到全民参与传理念,从多元宣传造氛围到常态机制固成果,“三个十小事”在临汾早已不是简单的宣传活动,而是凝聚共识、涵养新风的载体,文明、健康、环保理念正逐步转化为越来越多临汾人的自觉选择。这份由“小事”汇聚的全民共识,也让“三个十小事”的实践成效有了最可靠的支撑。
以“小事”提质
厚植城市发展新底色
如今漫步临汾,“三个十小事”的成效正于细微处显现:街头“车让人、人守规”的场景愈发常见,餐馆里“光盘惜粮”的意识慢慢扎根,社区里“邻里互助”的暖心画面不时上演……这些循序渐进的改变,正逐步汇聚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大力量,让文明成为临汾的鲜明标识、温暖底色。
今年7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最初中国·文明临汾”“三个十小事”里的临汾温度——临汾市践行“三个十小事”分享赛如期举行,经前期预选赛层层筛选,来自市卫健委、市妇联、临汾日报社、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的11支队伍,以“讲述+演绎”的多元形式分享“检察蓝”履职担当、“红领巾”文明传承、社区暖心服务等鲜活故事,生动展现“小事聚大爱”的临汾温度,成为全市践行成果的集中展示窗口。
文明培育让城乡底色愈发鲜亮。围绕“文明十小事”,我市积极倡导“公勺公筷推广”“文明交通引导”“陋习摒弃”等文明行为,礼让、节约、互助等习惯逐步成为全民新时尚;整合多方力量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选树文明榜样、开展暖心便民服务、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等实打实的举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从城市社区到乡村院落,文明新风处处可见,城乡文明底色持续擦亮。
健康服务让民生福祉持续升温。“健康十小事”的扎实推进,让“健康临汾”建设有了更具体的落脚点,医疗机构主动下沉服务,走进社区、乡村、校园开展健康义诊和宣教;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精准对接需求,为辖区居民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相应健康服务;各级学校通过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今,主动学习健康技能、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已从口号变为日常实践,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绿色理念让生态发展更具活力。以“环保十小事”为抓手,全市持续开展“绿色出行倡导”“节能降耗推广”“旧物循环利用”等主题活动,并联动多方搭建绿色平台,采取普及环保知识、组织植绿护绿活动、引导企业节能改造、开展旧物置换集市等务实举措,将绿色理念真正融入生活。如今,一系列环保“小事”让节水节电、低碳出行等成为日常风尚,为生态环境改善和城市绿色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临汾的文明脉络从未中断:10万年前“丁村人”开启文明曙光,4300年前帝尧建都延续华夏文脉,厚重的文明基因早已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三个十小事”的落地实践,用一场场行动、一件件实事,让千年文明基因在当代焕发生机,更实实在在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优化。
从历史深处走来,向美好未来迈进。“三个十小事”汇聚的文明力量,正成为临汾实现“三个努力成为”的坚实支撑。这座帝尧古都将继续以“小事”为笔、以实践为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浪潮中,绘就文明、健康、绿色的城市新图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汾新篇章。
记者 李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