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村里没闲地、家中没闲人、家庭能增收……”426个院落及闲散宅基地栽植了200余亩富硒冬梨、葡萄、柿子、西梅等果木。洪洞县赵城镇永乐村在发展庭院经济中,不仅实现了村庄绿化美化,而且增加了群众收入。
永乐村庭院经济的倡导者,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席苏顺,在他的带领下,“家家有果园,户户能增收”的美好愿景正在变成现实。
带头种植,发展庭院经济
走进永乐村,宽阔靓丽的花园广场,高大气派的戏曲舞台,一条条整齐干净的街巷,一座座整洁卫生的庭院,让人顿生“人在花园走,如在画中游”之感。
“20多年前,我们村村民李广东在自家园里种了几株葡萄树,后来为更好地美化院落,还学会了扦插种植,结出的葡萄刚开始送给亲戚邻居,后来觉得剩余的葡萄扔了可惜,就卖到附近市场。近几年,李广东家30棵葡萄树结出的果实每年能卖出5000余元。”席苏顺介绍,“我一直关注村民的经济收入,一个方寸庭院给了我好多启发。”
近年来,席苏顺积极学习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并按照上级关于《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结合永乐村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决定发展庭院经济。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2021年,永乐村“两委”及村民代表赴长治、运城等地进行考察,并联系山西省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军保等专家,开展实地调研,确定果树种植种类和品种,确定了“统一开发现有农家小院落,统一复耕改造破旧废弃老院落,统一组织外出学习,统一考察种植项目,统一确定果树品种,统一提供技术服务”发展思路。
在席苏顺的倡导下,永乐村村“两委”于2022年3月成立了永乐村富硒生态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投票选举,席苏顺任合作社社长,并制定了“村经济联合社+公司(永乐村富硒生态果业合作社)+种植农户”的经营模式。与此同时,合作社还与山西林盛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苗木采购协议,免费为种植户提供果苗,并定期开展拉枝、修剪、支架等技术指导,大大激发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
2022年春天,51名党员干部率先示范,带动96户群众在自家院落种植梨、葡萄、柿子等果树。李广东是第一批种植户代表,作为最早的庭院经济受益者,他通过自己、子女、亲朋好友推广宣传形成了稳固的销售圈。在永乐村大力发展的庭院经济种植中,李广东又种了富硒梨树。
“根据省地质调查院调查数据,洪洞的富硒土地资源丰富,我们村就在富硒土地范围之内。”席苏顺表示,“富硒土地是我们村独特而宝贵的资源,为我们发展特色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示范引领,扩大种植规模
“个大、汁多、口感好、耐储存,去年收获没多长时间就全卖了。”在自家果园里,村民孔天锁开心地介绍,“按照技术要求,今年才允许正式挂果,去年梨树开花了,特别繁茂,我舍不得摘掉,就留了一部分,没想到收获了不少果子。”
70岁的孔天锁共有两个庭院式果园。其中一个果园有1亩地左右,果园之前是4孔坍塌窑洞。2022年,他响应村“两委”号召,找人清理了坍塌的砖瓦等废弃物,种了200棵梨树,去年部分留梨花的梨树结了不少果子,儿子帮他把梨摆放到了洪洞县城槐荫市场的店铺前,没几天就全销售完了。
“一公斤卖5元左右,咱们的梨为棕黄色,生长周期长,还有抗氧化等特点,尝过的人都说好。”孔天锁介绍,“看到我家梨卖得好,不少村民都过来品尝和咨询。”
孔天锁卖梨的消息不胫而走,引发了众多村民对庭院经济的重视。2023年10月,看到好“钱”景的村民纷纷联系村委会,开始大规模种植。
2023年10月,在永乐村的第二轮果树种植中,122户农户加入了栽种行列,两年共计完成了218户。除此之外,新增西梅、水果柿子等特色品种种植户18户。此外,村“两委”还拆迁了23户废弃宅基地院落,在新增的20余亩土地上种植特色果木3000余株。
“不愁种,不愁管,不愁销,种了就有收益。”这是广大村民纷纷响应村“两委”号召,让永乐村庭院经济得到迅速推广的关键。席苏顺介绍,经过两年的宣传推广,永乐村426个院落共种植富硒梨、葡萄、柿子等品种果木200余亩,形成了庭院经济遍地开花的可喜局面,果树种植的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庭院经济与自然环境完美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提升服务,带动全村致富
“规模发展起来了,合作社也成立了,今年第一批种植的梨树将迎来收获,并为村民带来更多收益。”席苏顺介绍,“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提升服务水平,抓好庭院经济的果木管护,并积极打造示范庭院,树立种植标杆,确保第一批种植的果木增产增收,第二批种植的果木健康成长,为发展庭院经济奠定良好基础。”
“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如何长久地发展庭院经济,确保群众持续性增收,席苏顺总是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并进行长期规划。
洪洞县永乐富硒生态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席苏顺一班人积极学习借鉴,明确了经营范围,并加强农文旅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从水果种植延伸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运输、贮藏及其他相关服务,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设施建设运营等服务,以及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永乐村还制订了“双增收”利润分配方式,本着“谁栽树、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灵活的分配模式,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让群众利益实现最大化。
席苏顺表示,今年富硒梨正式进入成果期,每株净收入可达100元以上,以每个庭院每年5000余元计算,426个庭院预计总收入近300万元,仅此一项,便可使全村年人均收入增加1600元。下一步,随着大量水果上市,不仅可以让种植户享受到“庭院经济+分成”带来的红利,而且还将为广大村民提供众多就业岗位,并在各个经营环节增加务工收入,真正把“方寸地”变成了“致富园”。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