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东池村:特色产业兴 村民日子甜

2024-06-15 08:53:3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在古县南垣乡东池村村集体的80亩苹果园里,一大早就来干活的果园管理员孙登武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又埋头开始了除草。“我现在不仅可以挣到管理村里果园的工资,还能打理好自家果园,这可是‘双丰收’啊!”孙登武笑着告诉记者。

  2010年,东池村积极带动村民发展苹果种植产业,全村苹果种植规模很快发展到380亩,苹果产业也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近几年由于果树品种老化、管理水平低,导致果子品相差、口感不佳,苹果销路受到很大影响,许多村民一度想砍掉苹果树发展其他产业。

  “好苹果才能换来好收益。要破解苹果产业发展难题,必须让果农学到先进的果树管理技术。”2014年开始担任东池村党支部书记的孙伟,一直在探寻这一特色产业的出路,于是他率先带领村干部作表率、当示范,其他村民也跟着学习。通过多年的技术实践运用,全村苹果种植技术有了很大提升,果子品质好了、产量增加了,受到了客商的青睐,让村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种植苹果带来的好处,激发起了种植苹果的热情,果园面积逐年扩大。

  村民孔广琴是东池村苹果种植方面的“行家里手”,不仅苹果种得好,还在全村率先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苹果。近年来,孔广琴的网络销售越做越好,把东池村苹果销往了全国各地。孔广琴还对苹果进行深加工,制作成苹果干,提升苹果效益。

  2016年,东池村“两委”综合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经过外出考察,决定带领村民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将原来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的种植调整为800亩药材、400亩西瓜和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种植。“技术做支撑,加上精细化管理,药材、西瓜、小杂粮都获得了丰收。我们紧接着在销售上下功夫,在古县县城开设了‘东池农产品展销位’,对‘登文家的小米’‘福香家的苹果’等十几种农产品集中展示销售,一时间东池村优质的农产品成了抢手货。”孙伟说。

  2019年,东池村建起了配套的中药材烘干房,新增加两眼深井,中药材种植由原来的800亩发展到2200亩,东池苹果不仅创优创名牌,而且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新栽植了扁桃、玉露香梨等果树。东池村在特色农产品种植方面持续扩大产业优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随着东池村产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村里也迎来了返乡创业潮。“90后”村民孙雅楠大学毕业后,最初在煤矿工作,工作稳定且收入可观。但他看到家乡悄然发生的变化,便萌生了返乡创业的念头,于是在2019年返乡开办了家庭农场。“我提出创业的想法,村‘两委’全力帮扶,协调流转土地、争取相关政策资金等,从最初种植苹果、核桃、巴旦木以及白芍、黄芩等药材100多亩,到2021年成立公司,药材种植面积达到700余亩,同步开始加工、收购等项目,目前年产值达上千万元。”孙雅楠说,像他一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不仅为东池村特色产业发展贡献了力量,而且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

  东池村“两委”鼓励村民创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创新农业发展,先后培养了几十名掌握就业技能的“新农人”。经过多年努力,东池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彻底蜕变。村民常士华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种植苹果树后,他潜心提升果树种植技术,如今不仅成为东池村苹果种植大户,还为其他村民提供技术指导,成了果树管理“土专家”。

  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东池村安装了健身器材,装修了活动室,文艺活动天天有。夏日的午后,整个东池村也热闹起来,威风锣鼓敲起来、广场舞跳起来……随着东池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如今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一幅产业兴、村庄美、百姓富的优美画卷徐徐展开……

  记者 潘华玲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