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阜宁村:设施蔬菜助增收

2024-08-08 09:05: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红色的圣女果挂满了枝头,嫩绿的豆角长满了藤蔓,新鲜的丝瓜装满了一个个等待外运的框子……记者日前走进襄汾县南贾镇阜宁村的蔬菜大棚,看到10余名村民在蔬菜大棚里采摘、分拣、装箱、搬运,一派繁忙景象。

  每天早上和下午是蔬菜大棚最繁忙的时间,由于大棚温度较高,上午10点前,大棚负责人柳水利结合订单实际,安排工人做好采摘计划。前来采摘的工人来自阜宁村及周边村,通过在大棚务工,既解决了大棚所需的劳动力问题,也增加了村民收入。

  “为了解决移民搬迁区群众的就业问题,我们村于2019年实施了蔬菜大棚建设项目。”阜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新奎介绍,“该项目占地45亩,共投资190余万元。2022年建成后,积极对外招商,吸引了从北京返乡创业的种植户来种植和经营。”

  柳水利是襄汾县永固乡永固村人,也是大棚的负责人。2018年,柳水利从北京返回老家,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回到家乡后,他学习蔬菜种植,在永固村承包了6.5亩地种植蔬菜。由于规模不大,收益有限。2021年11月,为了增加种植收益,他选中了阜宁村的蔬菜大棚,开始了规模化种植之路。

  “现在正是丝瓜管护的关键期,掐头之后新长出的藤蔓在第5片叶之上开始留果,第5片叶之下的果需要清除,保障丝瓜长得好、商品率高。”柳水利在丝瓜大棚中介绍,“在农业技术员的指导下,前来务工的村民也掌握了一项技能,学会了蔬菜大棚的日常管护。”

  柳水利聘请的农业技术员来自侯马市和运城市新绛县,分别负责土壤酸碱性及微量元素的检测、蔬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柳水利在19个大棚中种植了圣女果、丝瓜、豆角等蔬菜,根据订单情况,分批次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保障蔬菜供应。

  “这段时间主要是蔬菜和果实采摘,基本每天都有活儿干。”56岁的阜宁村村民杨爱云介绍,“原来除了种地没有合适的活儿干,村里大棚开始种植后,在这里负责除草、除虫、授粉、掐头、拉秧、采摘等,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不出家门就能务工增收。”

  走进蔬菜大棚,处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前来务工的村民根据分工不同,进行浇水、除虫、采摘、分拣、装箱、装车等工作。工人们分工有序,配合密切,把一筐筐蔬菜装入等待在大棚装运区的客货车中,运往西安、郑州、洛阳、太原等地。

  杨新奎表示,蔬菜大棚的运营既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下一步,将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智能化种植设施,并结合市场需求,引进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打造特色蔬菜品牌,不断提升种植收益,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 张春茂 孙哲峰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